2020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2020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县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精心指导下,我局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
一、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开展情况
(一)依法防控新冠肺炎疫情
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示,坚持常态化科学精准防控与局部应急处置相结合,推进我县经信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实现“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严防疫情反弹,保证正常生产生产秩序。
1.建立完善应急监测体制
督促企业建立完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机制,结合本行业特点、实际生产情况,认真研判疫情防控风险,研究完善本行业、本企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强化内部监测、风险防范、人流管控等方面的工作职能。加强企业内部医疗点建设,设立新冠肺炎疫情监测登记专员并值班值守,建立完善监测登记台账,做到登记信息有效、真实、完整,确保实时监测员工可能感染新冠肺炎病毒的时间、范围及发病情况,便于第一时间辨识新冠肺炎传染范围情况及变化趋势,及时开展快速风险评估和应急隔离,果断采取相应防控措施,将内部可能扩大的疫情感染范围降到最小。
2.加强进出流动人员管控
(1)严格落实企业出入人员管理措施。建立完善出入人员信息登记台账,确保登记信息真实有效,做好进出人员体温检测,坚决防范和化解外来输入性疫情扩散和蔓延的风险。
(2)加强中、高风险区域入企人员排查。加强新冠肺炎疑似症状的人员排查,对新冠肺炎确诊者的密切接触者和近期从中、高风险地区的入企员工实行全面仔细排查,确保不漏一人,严格管控。
(3)规范人员有序流动。督促企业在生产经营、储存运输等人流密集区域实行严格的人流管控,避免封闭环境人员流动密集现象。合理规划分批次操作生产、分时段用餐、分阶段上下班等措施,严格控制人员密集性流动。
3.设立应急处理机制
(1)设立企业内部的隔离间。为第一时间将新冠肺炎感染范围降低到最小,企业内部应设置简易隔离间,配备常用药品及设备,设置看护专员。如企业内部发现的疑似新冠肺炎感染人员,应立即穿戴防护工具,将疑似病例安全快速地转移到企业内部隔离间,同时对转移路径及其他区域实施快速消毒,并立即向政府报告实际情况,待专业疫情防控人员前来安全转移疑似病例,并再次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对场所进行消毒。
(2)做好消毒防护物资保障工作。督促企业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通过正规渠道采购足量的消毒防护物资,用于企业生产经营、储存运输等环节的疫情防控消毒。严格按照国家相关安全标准对酒精等可能存在安全风险的消毒物资实行安全存放,并配备专人值守。
(3)深入推进防疫卫生宣传。广泛宣传疫情防控知识,进一步强化员工消毒预防健康理念,让扫码测温、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成为文明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完善企业内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警示标语宣传,定期组织员工学习先进防疫事例经验,并开展应急隔离、突发管控演练。
(二)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良好发展
1.引导市场主体参与制定规则。收集工业企业关于营商环境的意见和建议,根据市场主体诉求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切实解决营商环境“痛点”、“堵点”。建立长效机制,保障市场主体广泛参与制度规则的制定,邀请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的制定,便于从源头改善营商环境。
9月30日,我局组织全体职工进行为期20余天的征集“企业最不满意的事”走访调查活动,实际走访企业142家、发放调查表710份,有诉求的企业涉及81家共321份,建立了工作台账并反馈给县营商环境专班办,并对诉求的整改和销号管理。同时,建立工业企业营商环境整治微信群,企业有诉求可第一时间反映到微信群。在制定“推进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等推动企业良好发展的方案措施时广泛征询企业意见,通过政企实时沟通,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共创优质营商环境。
2.坚持公平准入原则明确。政府政策法规始终坚持以公平公正为价值导向,在市场准入、经营运行、招投标、监管执法等方面,都公平公正对待,一视同仁,避免不合理的差别对待,按照竞争中性原则,健全完善各项政策法规,尤其是对民营经济要着力平等对待与保护,让民营企业家放心办企业、安心搞经营。
助力企业成长,推动市场良好发展。一是升规入统方面。根据工业产业链布局和市场发展需求,结合企业发展规模及经营现状,我局全力助力企业升规入统,截至目前已完成戴尚帽业、云纳服饰、赢渠体育、新悦城汽车、耐瑞体育用品、飞毅飞酒业等12家新建企业入规;指导汇丰建材、倪台花、维涛机械、一笑酒业、渠江果酒厂、贵仁根雕6家企业完成第一批升规入统。第二批“小升规”弘哼电机、吉胜农业、富弘建材等13家企业资料已上报县统计局。二是维持市场秩序。为规范盐业市场我局对久大、驰宇等食盐经销商进行了专项检查,检查内容涉及营业执照、食品生产许可证、进出仓库台账、第三方物流配送协议、仓库租赁协议等方面内容。对检查出来的存在问题及时下达了责令改正指令书,责令经销商限期整改。
(三)加强市场监管,履行政府职能
依法履行政府监管职能。积极推进“双随机”抽查监管方式,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强化企业安全生产意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主体;扎实开展工业领域环境保护治理工作,持续跟踪央督省督期间信访举报及“回头看”反馈问题的整改落实,制定了《砖瓦行业开展环保专项整治“回头看”》《散乱污企业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等工作方案。全面加强全县工业行业、电力安全、食盐检查执法工作,按时完成全县成品油加油站的相关许可证年检工作和无线电台(站)年检工作;严格落实对化学品的监管,重点对农用化学品加工生产企业进行现场监督检查。
(四)加强规范性文件管理,提升制度建设
为进一步加强规范性文件管理,提高规范性文件质量。我局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严把起草关。在起草规范性文件过程中,政策法规股积极参与论证调研,指导起草工作。负责起草部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有关部门、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反复修改审定,对涉及若干个部门业务的事项,起草部门认真征求有关部门的意见,对意见分歧效大的事项,主动进行协调,有效地保证了规范性文件的合理性和规范性。二是严把审查关。先由起草部门送法制机构进行初审把关,再由分管领导组织法制等有关部门进行座谈讨论,在会议审议时,政府法制机构负责人列席会议参加审议,规范性文件签发前,政府法制机构再行审核把关并由负责同志签字后,领导才签发执行。三是严把发布关。发布的规范性文件都经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后由主要领导签发,通过新闻媒体、文件汇编、政府门户网站、政务公开栏等形式向社会公布。通过严格执行“三审一签字”制度,有效杜绝了违法创设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收费等行政权力,有效杜绝了违法增加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义务的现象。
(五)强化程序法定理念,严守行政决策法定程序
我局深入贯彻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建立健全内部决策制度。一是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重大问题一律提交局党组会议集体研究讨论决定,做到会前充分沟通酝酿,会上每位成员明确表态、主要领导末位发言。二是以集体领导下的分工负责制为基础,党组成员(局领导班子)根据工作分工,各司其职决定工作推进方案,同时积极征求干部职工意见,与干部职工共同研究讨论决定,抓好公开、公布等环节,落实干部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增强内部管理的透明度,做到民主科学决策、统筹推进工作。
(六)推进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公正文明执法
1.严格实施执法公示制。一是通过县政府门户网站及时公示我局《行政执法主体资格清单》,内容包括机构全称、法定代表人、执法职责与依据、投诉监督电话等,规范事前公示。二是通过县政府门户网站及时公示我局《行政执法执法人员资格清单》,内容包括执法区域、执法类型等,严格实施执法人员持证上岗、亮证执法工作要求,规范执法事中公示。三是推动事后公示。我局通过公示栏、县政府门户网站定期公示行政许可事项和行政处罚情况,接受群众监督。
2.积极推进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一是我局明确规定执法人员要求通过文字、音像记录等方式对执法程序、调查取证、审查决定、送达执行、归档管理等行政执法整个过程进行全程记录;二是加强执法装备建设,推进全过程记录执法工作。按照执法程序,明确了执法过程中现场拍照记录入卷规范、执法记录仪及其他录音录像设备录制的音像资料也应记录入卷。确保每件行政执法案件有记录、有案卷,保障执法全过程文字记录完整,执法文书规范,案卷完整齐全。
3.开展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成立局机关行政执法案审委员会,局长为案审委员会主任委员,分管副局长为副主任委员,相关股室负责人为案审委员会委员,并邀请局法律顾问参加,集体审议重大行政执法案件。同时,制定重大行政执法案件集体审理制度,明确重大执法案件范围,明确审理程序、法制审核要求。如果经过法制审核发现超越职权、事实不清、证据不足、适用法律不正确、程序不合法、处罚不适当的案件一律不得提交案审委员会审理。通过实施案审制度,强化法制审核制度的落实,以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高行政执法案件质量。
4.建立行政权力制约监督机制。我局高度重视行政执法工作,为全面规范内部管理和执法行为,我局从岗位职责、行政管理、后勤保障、考核办法、廉政建设、办案流程、到行政执法文书样本等方面建立了10余项规章制度,以规范内部管理和行政执法行为,做到每一项工作都有制度、有程序、有标准。各执法队伍做到统一处罚程序、统一处罚标准、统一法律文书,制度的确立为我局开展日常工作和加强执法管理带给了有力保障。
(七)加强宪法法律学习宣传,推进城乡基层依法治理
一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篇”的丰富内涵,切实把各项事业纳入法治化轨道,着力为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廉洁执法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结合经信局工作实际持续开展宪法学习宣传活动。2020年我局以“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大力弘扬宪法精神”为主题,结合企业法治文化建设,借用新媒体手段举行了针对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广大职工的宪法宣传活动,突出宣传“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二是紧紧围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要求,以全面推进法治建设为核心,突出保障社会公正、促进社会诚信、维护社会秩序,结合我局的普法工作实际,制定《渠县经济和信息化局“谁执法谁普法”的实施方案通知》明确了年度普法任务和工作要求,建立了2020年度经信局普法责任清单。
(八)坚持领导带头学法,强化法治政府建设保障
一是加强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利用定期开展的“经信大讲堂”、“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等形式,举办各类学法用法专题讲座,抓好领导干部法律宣传教育,提高全局机关干部职工法治思维和意识。
二是结合职能职责认真落实职工学法用法。有计划、有重点地安排干部职工法制宣传教育学习内容,通过党委、支部会、行政学习例会等形式,深入开展《行政复议法》、《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成品油市场管理办法》、《中小企业促进法》等与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并认真学习贯彻《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组织干部职工参加法律知识专题讲座和法律知识考试,参考率达100%。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今年来,全局的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虽取得一定的实效,但离县委、县政府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一是制度的健全和落实需进一步加强,执法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二是单位工作人员过于缺乏,一方面是一人分管多项业务导致过于繁忙疲惫,另一方面是无相关法律专业人才法治建设工作推进乏力;三是全体干部职工的依法行政教育还需进一步深化,对经信系统的企业依法治理监督工作还待进一步加强。
三、下一步工作和打算
在接下来的的工作中,我局将继续认真按照省市县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总体要求和规划,抓好法治政府建设的各项工作,对薄弱环节,加大工作力度,切实解决“短板”问题,进一步提高依法行政的工作水平和能力,更好地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一是提升执法人员的法制素养。严格要求,加强管理。按照先培训、后执法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强对统计执法人员的统计知识和法律知识培训。同时抓好新知识、新法规、新方法的集中学习。通过举办专题学习班,加强执法的业务交流,来进一步提高执法人员业务水平和依法行政能力。
二是开展相关法治宣传教育主题活动。进一步创新宣传载体,拓宽宣传渠道,切实提高普法宣传教育的广度、深度和力度。在重要时段和节点,充分利用报刊、电视、网站、微博等宣传平台和户外宣传阵地,扎实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努力营造全社会良好的法治氛围。
渠县经济和信息化局
2021年3月2日
审核领导:杨海波 上传:谭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