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渠县岩峰镇委员会渠县岩峰镇人民政府 2021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2021年,岩峰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县对于法治政府建设的部署要求,竭力营造更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为“构‘三地’兴‘三城’建‘强县’,奋力建设‘强富美高’社会主义现代化渠县”目标提供法治保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加强队伍建设,增强执政能力
专门成立合法性审查领导小组及工作小组,党委健全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机制,积极推进“三重一大”重大决策制度,进一步健全了党政主要领导权力监督机制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委依法执政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政府牢固树立依法行政观念,做到权责统一、依法行政、秩序正当、高效便民,高质量换届,进一步完善执法公示制、告知制,政务公开实行制度化、规范化,依法行政水平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二)加强学习培训,提升干部能力
落实镇机关干部周一学习夜制度,开展法治专题讲座,健全政府工作人员法律知识培训,提高政府工作人员法律知识水平。为不断提高镇干部队伍能力素质,定期组织开展通用法律知识、专门法律知识、民法典等专题培训,强化机关干部依法履职能力。
(三)加强普法宣传,提升法治意识
今年在正常开展普法工作的基础上,我镇紧紧抓住各项大的活动开展了普法工作,开展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禁毒宣传、扫黄打非、防疫防邪、防网络电信诈骗等系列宣传活动。利用镇辖单位、村(社区)门口电子屏滚动播出,张贴宣传标语、悬挂宣传横幅、发放宣传资料、送法进院坝、送法进村(社区)送法进校、送法进田间、办黑板报等宣传手段进行法制宣传,深入群众开展依法治理工作。通过多措并举大力宣传各项法律知识,有效酿造了法治社会的浓厚氛围。
(四)加强矛盾化解,构建和谐岩峰
2021年,我镇积极落实领导包案制加强重点人事稳控化解。对于重点对象、重点群体和信访老户,实行全程留痕管理,联合职能单位、部门、村(居)委会,帮助解决合理诉求,同时进一步做好走访疏导稳控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千方百计将涉稳群体和对象稳控在当地。实行村级组织矛盾纠纷排查每月实行“零报告”制度,并充分发挥好镇人民调解委员的调解作用,针对疑难问题,主动联合司法所、派出所、法庭、综治中心等相关部门进行联合办理。
(五)坚持依法常态,科学民主决策
凡是有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政策、重大项目等决策事项,把专家咨询论证、专业机构评估等作为决策的重要依据,坚持民主决策。在决策过程中,做到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集中民智民力参与决策。同时,建立健全重大决策集体讨论决定制度和决策后评估制度,及时发现、纠正决策制定、执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与问题,确保决策切实可行、行之有效。2021年,我镇无重大行政决策事项。
(六)加强执法监督,落实执法责任。
我镇一直遵循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原则,通过自觉接受社会、相关部门监督,促进依法行政工作。把行政执法工作纳入重点日常监督视线,对于群众关注的反映较为强烈的问题,进行归类划分,采取经常性与专项监督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执法单位的执法行为进行监督检查,从而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通过认真受理群众投诉,接受社会监督,发现并纠正执法人员在执法中存在问题。强化人大监督,政府每年都向镇人大报告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自觉接受人大监督,虚心听取其对法制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成立由镇党委委员、人大主席任组长的依法行政工作监督小组,不定期检查法治政府建设工作。
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一)存在的不足
1.执法力量有待加强。目前在我镇执法队伍中,实际参与执法人数为3人,通过执法资格考试的人数为3人,而维护日常执法工作仅1人,执法队伍的建设速度远低于行政权力下放后场镇日益扩大的执法需求。
2.执法对象配合执法意识有待提高。虽然多年来大力推动了行政权力下放,但社会对行政权力下放的认知度总体程度仍有待加强,执法对象对行政执法工作配合程度还有欠缺。在具体工作中,仍有小部分执法对象认为,部分行政权力只有县以上部门才有权行使,乡镇机关的执法权力较为有限。
(二)原因分析
1.执法证制度与现实情况有出入。我镇在编工作人员平均年龄较大,其他性质的工作人员是我镇开展各项工作的重要力量,目前相关政策的进一步规范了执法条件,对于持有执法证的人员作出更为明确的规定。例如,仅限公务员编制和参公编制、事业单位编制人员可以考取执法证,使得一部分其他性质的业务骨干无法参与执法工作,在一定原因上削弱了我镇的执法力量。
2.基层执法人员不稳定。由于基层在编工作人员平均年龄较大,机关主力工作人员的身份构成比较多样,执法工作人员多兼任其他工作,同时兼职行政执法,干部学法热情低,在全面依法行政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因此从事执法工作的人员变动比较频繁,有时对行政执法程序和相关法律规范不熟悉,出现执法知识匮乏,执法经验不足等情况。基层执法人员整体素质薄弱和编外工作人员变动频繁等问题,使得日常执法工作存在阻力,在执法检查过程中,也会发现因为执法人员衔接断层,新接手人员对于政策法规理解不清等导致出现错误。
三、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有关情况
(一)牢固树立法律思维,全面增强法治意识
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我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作为县委办的一名党员干部,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自觉增强法治意识,坚决以法律为准绳和依据,将法律思维深入贯彻到工作和生活的全过程,依法办事、依法履职,培养“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好习惯,做尊崇法律、学习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运用法律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二)自觉加强理论学习,切实提高法治素养
学法以明道,用法以立身。工作之余认真学习了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央全会法治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系统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等党内规章制度,以此作为日常行为准则;积极参加学法活动,重点学习了十九届三中全会修订的《宪法修正案》,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通过自主研学,大量学习了法律解释和司法判例,观看了《法律讲堂》、《道德观察》等法治节目、《阳光问廉》《问廉宕渠》等法治教育宣传片、《蒙尘的初心》反腐倡廉警示片,法治理论水平和素养显著提升。
(三)不断强化纪律约束,努力争当法治先锋
深入贯彻执行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战略部署,根据党风廉政建设要求,以高标准、严要求时刻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旗帜鲜明反对“四风”,树牢底线思维和红线思维,恪守不仁之事不做、不义之财不取、不正之风不沾。当好家庭和办公室的“纪委书记”,约束自我、监管下属、教育亲属;严格区分工作和生活,公私分明,管好“朋友圈”;坚持率先垂范,带头学法、模范守法,坚决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做法治建设的先行者。
四、2022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2022年,我镇将继续认真按照上级治政府建设工作的总体要求,抓好法治政府建设的各项工作,对薄弱环节,坚持问题导向,加快补齐短板,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具体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出发:
一是加强法制宣传,提升普法实效。以依法治理和法治示范创建为抓手,大力宣传《民法典》《行政法》等法律法规,持续开展“开学第一课”法律进学校和“法律进社区(小区)”系列活动,大力宣传法律知识、依法行政,切实解决群众的困境,让群众知法、学法,增强他们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从侧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二是加强学习培训,提高用法意识。今后将加强执法人员、党员干部通过集中学习、自学、网上学、法律顾问讲座学等学习形式开展法律法规、政策解读等学习,更好的将学习成果与工作相结合。
三是进一步推进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组织全镇行政执法人员加强对《中共渠县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关于推进乡镇(街道)合法性审查全覆盖工作的通知》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严格推进合法性审查全覆盖工作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