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公众参与 > 回应关切 > 正文

关于进一步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建议

来源:渠县教育和科学技术局       发布日期:2021-08-18     点击数: 人次

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

建议第 044 号

事由

关于进一步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建议

建议来源

√ 本人撰写           经过调研          他人委托

代表个人或联名建议

代表姓名

何法键

代表团

03

工作单位

团县委

通讯地址

团县委

邮编


办公电话


住宅电话


手机号码

18281828271

联名代表姓名

联系电话


党派、团体、专委会、小组建议

组织名称(签章)


负责人


通讯地址


邮编


联系人


电话


手机号码


领导

批示


本栏由建议审查机构填写

审查类型

√ 立案           不立案议案

主办单位

县教科局

协办单位


注意事项:1.人大代表可以个人名义或联名提交建议;参加人大的党派、团体、专委会、全委会期间各代表小组,均可以集体名义提交建议。2.建议必须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关注民生;必须有事实、有分析、有建议;必须一事一案。3.为了适应建议工作信息化的需要,请尽量将建议内容用A4纸打印附后,并通过U盘提交电子文档;或通过建议管理系统直接提交建议。也可以用钢笔、签字笔等书写建议,但必须字迹清楚。


一、事由

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着社会的和谐稳定,关系着国家的未来,家庭的幸福。据统计,渠县现有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3.2余万人,约占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总数的36.4%。其中:小学有农村留守儿童2.1余万人,初中有农村留守儿童1.1余万人。部分乡镇学校,留守学生已成为生源主体。虽然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在留守儿童教育关爱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留守儿童面宽量大,留守儿童群体的特殊性,留守儿童还不同程度存在学业失教、心理失衡、道德失范、安全失保等问题。

二、依据

1.思想道德状况不容乐观。留守儿童正处于社会化的关键时期,还没有形成自己独立的价值观,没有父母的监管、引导,留守儿童在社交中带有一定的盲目性、随机性,容易受到诱惑和不良影响而使成长偏离正常轨迹,一方面可能造成国家人才的损失,另一方面有可能形成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一股潜在力量。

2.学习态度不端正,缺乏学习自觉性。由于缺乏与家庭的配合而导致学校难以管理留守儿童,祖辈监护人普遍文化水平低,留守儿童学习无人进行指导监督,有时还要承担部分的劳动,因此留守儿童普遍缺乏学习自觉性。

3.缺乏基本正常的情感交流和沟通导致心理健康问题。0~14岁的儿童正是情感、品德、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和缺乏联系,得不到完整的家庭温暖,生活上缺少必要的关爱,不少留守儿童情绪消极、失落自卑、感觉孤单、甚至心理压力过大,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性格叛逆、行为孤僻、缺乏爱心和交流的主动性,形成一定的人格障碍。

4.安全状况存在诸多隐忧。由于祖父母等临时监护人因年老体弱防范防护能力弱,留守儿童对一些危险事物又缺乏理性判断,安全保护意识不强,导致留守儿童受到意外伤害的事件屡有发生。

三、建议

为使农村留守儿童不沦落为“毁掉的一代”,不成为国家未来的隐忧,必须构建一个政府、社会、家庭、学校“四位一体”的良好教育管理格局。

1.将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纳入政府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总体规划,纳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及全县精神文明创建的重要内容及考评体系,纳入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系统工程,纳入“城乡共建”责任体系,统筹部署,统一督查考核。

2.大力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学校寄宿条件,保证农村外出务工者子女“不但有学上,而且能够上好学”。

3.建立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服务机制,充分发挥乡镇(街道)政府在农村留守儿童管理服务工作中的基础作用,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服务中心,建立劳务输出人员家庭档案,加强对劳务输出人员和留守儿童的管理服务。

4.学校应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纳入学校常规性工作。设立心理咨询室,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增强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班主任要做好留守儿童的摸底工作,对班级的留守儿童情况展开细致调查、主动联系,及时向其父母、监护人汇报留守儿童在校的学习表现等情况,达到学校、家庭共同教育的目的。


                                                                         渠县教育和科学技术局

                                                          关于县十八届人大六次会议第044号建议办理情况(A)的函

何法健代表:

    您在县十八届人大六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建议》(第044号建议)收悉,现将办理情况函告如下:

    一、关于“将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纳入政府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及全县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及考核,纳入农村劳动力转移,城乡共建责任体系”的建议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留守学生关爱工作,县级领导深入留守学生家庭慰问、关爱留守学生身体健康;县教科局以留守儿童之家为平台,广泛开通亲情电话,落实代理家长,举办法制、安全、心理健康讲座,组织留守儿童参加课外兴趣活动,引导留守学生读好书、做好事,给留守学生过生日等活动,扎实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一是全县中小学相继开展了关爱留守学生“十个一”活动;二是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建成规范化留守学生之家100所;三是全县中小学要严格按照“一室二志三簿四机五有六责七档八区”基本模式要求,深入开展留守学生之家规范化建设,并根据各校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办出特色,让“留守学生之家”真正成为留守学生的家园、乐园;四是聘请1000名离退休教师和老干部为关爱留守学生“五老志愿者”,发动全县10000余名在职教师做留守学生的代理家长,开展“小手拉大手”、结对子、模拟家庭等形式多样的关爱活动,让留守学生愉快生活,健康成长;五是资助100名留守学生完成义务教育学业。在全县师生中开展关爱留守学生阳光助学募捐活动,资助金设立专户,专款专用,用于援建薄弱学校留守学生之家,资助100名贫困留守学生完成义务教育学业,每生每年400元;六是树立爱心家长先进典型100名。爱心家长对留守学生在学习生活上指导、言行上引导、生活上帮助、情感上沟通、习惯上培养、品德上塑造,每位教职工必须主动做一至二名留守学生的爱心家长,尤其是做无人监护留守学生的爱心家长,每所学校必须树立1名爱心家长先进典型,将其结对关爱情况、典型事迹以展板形式上墙,带动和影响其他爱心家长,并利用“五 f 四”“六 f 一”等节日通过媒体予以宣传。营造学先进、赶先进、争先进的良好氛围;七是建好家长学校100所。加强家长学校建设,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的青少年教育网络是利国利民的惠民工程,要进一步加强家长学校建设步伐,建立健全家长学校管理制度,切实解决家庭教育的焦点、热点、盲点和难点问题,家校配合,共同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目前,全县125名青年教师积极参与,深入学校开展心理教育、生存教育、安全教育等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

    二、关于“大力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的建议

    县政府按照《四川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基本标准(试行)》要求,对于小规模学校,原则上生均校舍建筑面积不低于7.85平方米;生均图书册数不低于25册;每名学科教师配备1台计算机;功能室和教学仪器设施满足教育教学需要。对于寄宿制学校,原则上生均学生宿舍建筑面积不低于小学5平方米、初中5.5平方米,食堂(伙房)生均建筑面积1—1.2平方米;寄宿学生每人1个床位;有开水供应和淋浴设施;有开展团队活动必需的场地与条件。遵循“科学评估、应留必留、先建后撤、积极稳妥”的原则严格履行撤并方案的制定、论证、公示等程序,并切实做好学生和家长的思想工作。今年暑期,我县将对办学规模不足百人的学校,实施撤并工作。

    在师资方面,我县将中小学教师到乡村学校、薄弱学校任教1年以上的经历作为申报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和特级教师的必要条件。切实落实教师职称评聘向乡村学校教师倾斜政策,并优先满足小规模学校需要,保障乡村教师职称即评即聘。

同时,我县在强化乡镇中心学校统筹、辐射和指导作用基础上,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横向交流,积极培育和扶持乡村小规模学校联盟建设。加强寄宿制学校管理,积极推动“一校一品”“一校一特”创建工作。推进“互联网 教育”发展,探索建立县内优质学校与两类学校的资源帮扶机制,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在县域内开设“同步课堂”,保障两类学校开齐开足开好课程。

    推进多种模式办学(41所)。对500人以下的薄弱学校,实行“名校 ”、教学联盟等多种模式办学,形成优质辐射、品牌带动、示范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教育新格局。

    (1)“名校 ”(10所)

    由县内渠县一小、渠县二小、渠县三小、渠县五小、渠县七小5所名校领办10所薄弱小学,薄弱小学的校长挂职名校的副校长(不占该校领导职数),用名校的管理文化、教学资源、优质师资进行“三引领”,即“文化引领、教学引领、研训引领”,促进薄弱学校发展。

    10所小学:李渡三小、望溪一小、三汇四小、岩峰一小、报恩一小、新市二小、三汇二小、望溪二小、临巴三小、东安中心小学(东安二小办成东安一小分校后更名为东安中心小学)。

    (2)教学联盟(31所)

    由优质学校牵头,组建初中教学联盟和5个片区教学联盟,涵盖31所学校。实行“三同步”,即“同步教学、同步研训、同步评价”,信息互通,资源共享。

    ①初中教学联盟:渠县中学、渠县二中牵头,涵盖渠县三中、土溪初中、涌兴中学、琅琊中学、清溪中学、宝城初中、静边初中、贵福初中、望溪初中、有庆中学、临巴中学11所初中。

    ②片区教学联盟5个:有庆片区、营渠路片区、渠汇路片区、望石路片区、环渠江片区。涵盖20所学校,即中滩二校、鲜渡一校、定远中心校、望江一校、静边二校、静边四校、清溪二校、土溪五校、大义中心校、涌兴三校、安北学校、贵福三校、万寿一校、万寿三校、渠北中心校、李渡一校、李渡二校、临巴四校、临巴五校、临巴六校。

    三、关于“建立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服务机制”的建议

    一是我县各中小学进一步了完善留守学生之家设施设备建设,配齐图书、亲情电话机、电视机、计算机、各种艺体器材;制定目标管理责任书、工作考核制度、帮扶制度、定期报告制度、档案管理制度、谈心活动实施意见、过生日活动实施意见,安排随时为留守儿童排忧解难的值班教师。二是以留守学生之家为依托,广泛开展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读好书做好事、打亲情电话、庆祝生日、参加课外兴趣小组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发动广大教师主动与留守儿童结对子,成为留守学生的代理家长,多角度、多方面关爱留守学生。落实留守儿童家校联系制度,学校、家庭共建留守儿童教育体系。三是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努力减少留守儿童数量;合理规划学校布局,避免盲目撤并校点,方便留守学儿童就近上学;加强学生食堂建设,利用学生营养餐改善计划,合理安排膳食结构,优先保障留守儿童用餐需求;抓实抓细留守儿童的结对帮扶、课外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其养成良好的品德和习惯。

    四、关于“学校应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纳入学校常规性工作”的建议

    县教科局高度重视关爱留守学生工作,并纳入教师年度目标考核。各校建立“关爱留守学生之家”、关爱留守学生“心灵驿站”、留守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室”等。一是建立“留守生”专项档案;二是开展帮扶活动,精神上给予爱护,生活上给予关心;三是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共建留守学生教育体系。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渠县教育和科学技术局

                                                                                                                      2021年8月2日

(联系人:教育股股长蒲学斌   电  话:15881878333)

抄送:县人大常委会代工委,县人大教科文卫委,县政府督查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