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来源:渠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日期:2023-03-22     点击数: 人次

​​​  2022年,县政府办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紧紧围绕“两规划一方案”、委员会年度工作要点和法治政府建设重点工作,全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与政府办工作的有效结合,取得明显成效。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深化理论学习,强化法治思维。县政府办公室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将宪法、民法典、党内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疫情防控、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法治和社会治理现代化密切相关的多部法律法规纳入县政府办公室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要求干部坚持用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二)聚焦科学合规,推进依法行政。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政府办党组自觉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贯穿政府办工作始终,全面落实委员会年度工作要点和法治政府建设重点工作,把依法治县工作纳入年度重点工作,与政府办中心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做到年初有安排、年中有指导、年末有检查,不断夯实主体责任,确保全年法治工作稳步推进。二是完善规章制度。深入贯彻落实依法治县工作要求,不断健全、完善依法决策机制,及时修订和完善了《渠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工作运行规范》《渠县人民政府办公室财务管理制度》等,进一步明晰了政府办及各内设机构的工作职责,规范了政府办办文、办会、办事程序,切实提高了政府办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水平。三是坚持依法决策。按照《渠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三重一大”决策及监督实施细则》文件精神,完善重大行政决策事项清单及操作规程,严格落实决策法定程序,规范行政权力运行,严格遵守“三重一大”事项决策程序,全面贯彻落实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和依法决策原则。2022共主持召开县政府办党组会24次,涉及相关民主决策事项44个。四是规范文件审核。全面落实规范重大行政决策事项、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不断完善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和备案机制,坚持规范性文件统一登记、统一编号、统一发布管理,2022年县政府共出台行政规范性文件47件,均严格按程序交由县司法局进行了合法性审核。五是推动政务公开。紧扣全省深化政务公开促进基层政府治理能力提升工作要求,落实《渠县深化政务公开促进基层政府治理能力提升工作方案》,规范依法申请公开受理、审查、处理、答复流程,实现格式化表单、标准化流程和全过程监控。截至目前,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公开各类政府信息共计10350余条,全方位保障人民群众知情权、监督权、参与权、表达权。六是强化权力监督。积极接受新闻舆论和社会监督,主动公开投诉电话、通讯地址及电子邮箱等联系方式,拓宽群众监督渠道。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截至目前,办结县人大代表意见建议242件、县政协委员提案330件、市人大代表意见建议涉及我县7件、市政协委员提案涉及我县9件,以上办复率均达100%。

  (三)注重宣传教育,营造法治氛围。一是积极开展学法普法。加强国家工作人员法治教育,严格落实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积极利用学法考试平台、学习强国APP、“三会一课”等方式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开展法律法规的集中学习、个人自学,重点学习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民法典、疫情防控、优化营商环境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切实提升了全体干部职工的法治素养。二是大力开展法治宣传。坚持把法治建设与党风廉政建设、反腐败宣传教育工作结合起来,深入基层(帮扶村)开展党建结对共建,“12.4”国家宪法日、“宪法宣传周”及结对帮扶等契机,深入开展法律“七进”活动,进一步营造人人学法用法守法的良好社会氛围,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二、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在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过程中,我办虽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离上级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因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导致与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二是因为普法宣传惯于场地固定、时间固定、内容滞后,在推动政务服务和法治教育方面探索不深不细,导致法治宣传的整体合力没有形成。三是因为政府办公室人员流动大,原从事相关工作人员已不再从事相关工作,但新进人员又无相关工作经验,导致专业法治工作人员不多、不精。

  三、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一)丰富学习载体,全方位增强法治思维。一是会议培训集中学。个人把学法用法工作同日常工作同安排、同部署,把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疫情防控、党内法规等法律法规学习纳入党组中心组学习、干部职工大会和党课学习的重要内容,深入解读法律法规,扎实推进学习型机关建设。截至目前,全年集体学法9次,个人讲法治课1堂,在全办形成了学法、懂法、用法的良好氛围。二是善用网络授课学。个人积极拥抱互联网,拓宽学习渠道,更新学习方式。积极参加四川省国家工作人员学法考试平台(网络)学习,在线法治学习100学分,在线考试100分;巧用“指尖上的课堂”,通过学习强国APP、共产党员、天府先锋微信公众号等载体和平台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法治政府建设和履行政府工作智能等相关的法律法规,强化法律网络学习,并积极搜索各类学习信息,编发、转发政府办工作群,督导学习,交流心得。三是严用考核促实学。加强法治建设统筹谋划、组织实施和工作考核,将法治建设纳入年度目标考核体系,与年度考核同部署、同推进、同督导、同实施,用考核促进学习、用考核促进吸收,进一步提升了办公室干部职工学法守法用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转化学习运用,全方位推动依法行政。一是带头依法决策。在作任何决策时,始终把合法性作为第一道标尺,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决策。如,“三重一大”事项严格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由集体讨论、按少数服从多数作出决定,不断规范领导班子的议事决策程序和规则,确保决策制度科学、程序正当、过程公开、责任明确。二是坚持依法办事。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会以自己实际行动带动办公室工作人员养成依法办事的良好习惯。如,为全面推进办公室规范化建设,健全管理制度、规范文明用语、提升服务水平,及时修订和完善了《渠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工作运行规范》《渠县人民政府办公室财务管理制度》等制度,确保作出重大决策时,均按要求履行相关程序。三是严格依法用权。始终牢记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懂得自己手中的权力越大,肩上的担子越重,始终慎用手中权力,正确处理权与法、情与法、利与法的关系,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责任必须为,依法用权、秉公用权、廉洁用权。

  (三)尊重学习成果,全方位守住法律底线。一是主动接受组织监督。始终心存畏惧、主动接受,严格遵循组织程序、坚决服从组织决定、严格遵守组织纪律,决不擅作主张,决不越权办事,决不欺瞒、对抗组织,决不搞非组织活动或跟组织讨价还价。同时,积极如实向组织汇报个人事项。二是积极接受群众监督。始终坚持“思路向人民群众问计,问题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展措施向人民群众请教,任务依靠人民群众共同努力”的原则,把自己的工作生活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真正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努力提升自己为民服务的能力。三是自觉加强自我监督。自觉加强党性锻炼,落实组织生活制度,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积极对照检查自身存在的不足和原因,确保从源头上解决问题时时对照岗位职责标准固强补弱,自觉抵制不正之风、净化“三圈”,兢兢业业做事、清清白白做人;自觉落实“一岗双责”制度,大力加强办公室党风廉政建设和作风改进,对内凝聚人心、对外树立形象。

  四、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强化法治工作政治引领。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巧用线上线下学习方式,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开展法律法规的集中培训、个人自学,增强全体职工的法治素养,推进全体人员学法用法守法。定期研究法治建设工作,及时研究解决法治政府建设重大问题,督促下属各单位、各股室依法行政,不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二)持续推进法治工作任务。按照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要求,“1+8”示范试点建设为抓手,认真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责任,进一步细化法治政府建设各项任务,逐项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同时加强督查督办,定期研究法治工作任务推进情况和完成情况,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落地落实。

  (三)营造浓厚法治工作氛围。从办公室选拔补充、储备培训一批法治干部,选优配强法治工作力量;在传统的传单、横幅、宣传栏的法治宣传方式上增加新闻传播工具、网络平台等线上宣传渠道,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更新法治工作形式;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了解掌握群众的需求,丰富法治宣传内容。以此,传播法治文化精神理念,增强全民法治意识,提升依法治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