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善治渠县
发布日期:2023-04-13
点击数: 人次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从字面表述上看,是“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组合,体现的是国家对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总体要求在“市域”范围内的落实。2019年,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央政法委确定在全国开展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防范化解市域社会治理难题为突破口,探索具有中国特色、市域特点、时代特征的社会治理新模式,要不断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切实提高市域社会治理系统化、社会化、精细化、法治化、智能化水平,努力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推动平安中国建设迈上新台阶,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试点以3年为一期,2020-2022年为第一期,2023-2025年为第二期。达州对标《工作指引》,确定申报第一期试点,为全省14个第一期申报市(州)之一。①第一类地区:副省级城市(含计划单列市)和省会市要善于创造市域社会治理的综合经验,争当省(区)域“全能冠军”,提供系统化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综合经验。②第二类地区:一般地市(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师市及雄安新区等)要善于打造市域社会治理的突出亮点,争当省(区)域“单项冠军”,创造出走在全国前列的一枝独秀的样本,成为全国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③第三类地区:直辖市下辖区(县)要善于打造超大城市社会治理的一流样板区块,争当直辖市“最优拼图”,为实现超大型城市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更多鲜活经验。中央政法委制定了《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指引》,四川省委政法委制定了《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四川省区域特色工作指引》,由此,整个试点工作由“全国(共性)工作指引”即“规定动作”、“区域特色工作指引”即“自选动作”两部分构成。“全国(共性)工作指引”共262项打分指标,计840分;“四川省区域特色工作指引”共50项打分指标,计100分。《工作指引》将项目划分为社会治理体制现代化、防范化解“五类风险”、发挥“五治作用”三大板块11个项目。①社会治理体制现代化。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群团助推、社会协同、公众参与体制。②防范化解“五类”风险。防范化解政治安全风险,防范化解社会治安风险,防范化解社会矛盾风险,防范化解公共安全风险,防范化解网络安全风险。③发挥社会治理“五治”作用。发挥政治引领作用,发挥法治保障作用,发挥德治教化作用,发挥自治强基作用,发挥智治支撑作用。①市级层面重在统筹协调。将市域社会治理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进行谋划推进,加强顶层设计、整合资源力量、完善政策措施、强化督导考核、推动解决重大问题。②县级层面重在组织实施。不断优化县级机构职能体系,提高协同高效组织实施能力。围绕市域社会治理的目标任务,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压实各方责任、聚焦解决突出问题、组织推动任务落实。③乡镇(街道)层面重在强基固本。乡镇(街道)是市域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要推动“枫桥经验”由乡村治理向城镇社区治理延伸,由社会治安向各个领域扩展,以综治工作、市场监管、综合执法、便民服务平台为依托,做到信息掌握到位、矛盾化解到位、治安防控到位、服务管理到位。省级党委政法委组织考核初审,报中央政法委组织复审验收,复审验收合格的,授予“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7.达州争创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的渠县行动?①健全领导机构。坚持领导主责、班子主抓、专人主办,成立以县委书记、县长任双组长工作领导小组,乡镇(街道)成立党政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领导机构,形成全县统筹、各部门组织实施、乡镇固本强基的治理格局。②细化目标任务。印发《落实〈达州市争创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渠县行动方案》,制定了项目清单、责任清单,细化了时间表、线路图。③精准督导驱动。梳理《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指引》和《四川省特色工作指引》,明确责任单位,推动工作落实。制定《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督导方案》,常态化开展督导指导。④创新示范项目。我县聚焦本地社会治理的特殊优势、特殊难题,大胆探索实践,形成了如推进信访和矛盾纠纷化解“最多跑一地”、“点位长+责任长”等具有渠县特色的样板项目。
(文章来源:善治渠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