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渠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党组 渠县综合行政执法局 关于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来源:渠县综合行政执法局       发布日期:2024-03-14     点击数: 人次

中共渠县县委、渠县人民政府:

  今年以来,我局在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提升党建规范化水平,抓好机关作风建设,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开展行政执法队伍教育整顿,规范城市管理行为,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现将我局2023年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法治政府建设主要举措及工作成效

  (一)坚持党建引领,筑牢组织堡垒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局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致力于吃透基本精神、把握核心要义,自觉用于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坚持在党组和中心理论组开展学习,并且结合主题党日活动开展学习;二是坚持率先垂范,带头学法用法。认真落实《渠县党政机关学法普法责任清单》,坚持局领导班子“一月一学法”,2023年度,我局先后集中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等法律法规共计15。通过领导干部带头学法将学法融入日常将守法、用法融入工作和生活每一个角落不断增强法治意识提高法治素养。三是联系实践,推动法治思维落地。2023年度,我局共研究执法典型案例3次,对提高法治思维的必要性和依法履职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诉讼程序、案件庭审的组织都有了更直观的了解,进一步提高了机关工作人员的学法守法意识,增强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强化城市管理,巩固治理成效

  一是加强日常治理,维护市容秩序。依法组织开展行政执法工作,持续加大城市市容市貌、交通秩序的整治力度,2023年以来对清理牛皮癣小广告3700余张;清除横幅140余处规范行人乱窜马路600余人次;规范占道经营5206余次;管控噪音700治理噪声污染50余起;实行柔性执法,提升执法温度。2023年以来对规范摩托车、电瓶车乱停乱放8400余次,处理摩托车、电瓶车乱停乱放为1436起,规范摩托车、电瓶车乱停乱放7000余次;受理违建举报来函283件、回复处理142件,电话举报18起,拆除查处违法建筑物、构筑物、和其它设施计8件,共计224平方米。对确因客观困难的小规模搭建行为未造成严重后果的,以说服教育为主。

  (三)强化执法监督,转变工作作风

  一是开展作风整顿,解决民生问题。通过厘清执法边界、完善执法制度、规范执法文书、强化执法监督等方式,化解执法矛盾提升队伍形象;扎实落实为民办实事项目,将“志愿服务”与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结合起来,解决民生、信访问题,落实“群众问题件件有回复”,促进解决群众实际问题;二是细化监督方案,压实考核责任。制定下发《渠县综合行政执法局行政执法监督工作方案》《执法人员“十不准”》《执法队伍“六条禁令”》《执法监督工作计划》等文件,积极落实督任务、督进度、督成效,察认识、察责任、察作风,真正把责任压实、要求提实、考核抓实是梳理行政执法依据,严格执法办案程序。根据执法行为的种类和执法依据的效力等级,参照新修订或新出台的法律法规,对执法依据进行了全面更新确保执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四)规范行政执法,提升执法效能

  一是组织执法人员培训,提升执法办案水平。组织参加省上安排视频专业法律法规知识培训10组织参加达州市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集中培训4人次内容涉及招投标、噪音、消防、安全等多样化培训二是认真组织学法活动。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法、守法、用法,每年至少开展各类专题学法活动2次及以上,并严格落实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要求,2023年以来我局保持在编人员参学率100%,考试优秀率100%三是全面压实普法责任。合“12f4”等重大法治节日为契机,组织开展宪法宣誓、社区普法宣传等活动5场次,教育引导广大领导干部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是加强执法监督检查,落实行政处罚制度加强对执法人员的执法行为规范情况、职责履行情况的监督检查,规范处罚的事实认定、法律依据、执法程序、处罚决定的执行情况,行政执法卷宗的装订、登记、归档情况今年以来,我局摩托车、电瓶车乱停乱放的处理案件数为1804件,累计处罚金额为9.02万元;我局共处理一般案件14件,共计处罚金额44.22拆除224平方米。

  (五)充分发挥法律顾问作用

  我局与律师事务所签署《法律顾问合同》,规范工作程序,明确工作职责。充分发挥法律顾问专业优势,在规范性文件制定以及本局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审查工作、合同规范化管理,法制审查、备案审查、规范性文件定期清理等工作中,要求法律顾问必须参加。在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对行政执法和社会管理中的重点、热点、难点进行分析研判时,也及时向法律顾问咨询,确保依法行政的合法性。

  二、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一)执法环境待改善

  执法保障较难,城市管理执法直接接触管理对象,在涉及管理对象的利益时,稍有处理不当,就易引起抗拒执法、甚至演化为暴力抗法事件;社会认同度较低,部分公众对于城市管理执法认可度不高,部分城管执法人员的任何不当言行容易被舆论放大,造成负面影响。

  (二)执法队伍待强化

  城市管理执法工作范围广、事项多、工作强度大。我局现有行政处罚权395项,而拥有执法资格的人员仅为18人结构不合理,导致执法效率低下,从根本上削弱了执法力量;综合行政执法行政职权有着覆盖面广、专业性强的特点,但各执法中队任务重、执法人员少,大量招募的协管人员,存在知识储备和执法要求不匹配、专业水平不足的情况,从而导致一定程度上对城市管理执法队伍的素质和形象的影响。

  三、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研究部署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召开全体干部大会,在会上部署“全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相关内容,将工作任务细化分解到各室和各中队,做到了工作部署到位、责任落实到位二是带头学法用法,增强驾驭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每月定期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相关内容,同时对新划转职能的业务知识以及涉及的政策法规,做到主动向书本学、向群众学、向实践学,自觉用政治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三是注重监督,推动法治建设工作落实落地。坚持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大任务亲自督导,有效推动了我局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开展。

  四、2024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计划

  (一)强化保障,加强基层综合执法队伍建设

  合理配置执法人员,完善执法人员职务和职级晋升机制,提升执法人员的积极性和归属感。提高执法人员综合素质和招录新人的“准入门槛”(凡新进公务员必须取得执法资格证),建立长期专业化培训机制,建设一支政治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综合执法队伍,规范化推进综合执法改革;针对综合执法总体力量、执法装备不足等问题,强化财务保障,完成改革需要的阵地建设、平台建设、设施设备的稳定财力支撑。

  (二)加快推进智慧化城管建设

  由县大数据中心牵头,县综合执法局配合、县财政局保障,整合天网、网格、雪亮工程、5G执法仪等现有资源,充分利用智慧城市大脑,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统筹推进智慧化城管平台建设工作。利用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将跨地区、跨部门之间的合作数字化,将各相关部门职能整合智慧化,监管执法智能化,全面搭建多部门联动机制,切实解决多部门协调联动不畅、管理效率不高等问题,实现城市管理及综合执法“擦亮眼睛、超前感知、精准分析、精确执法、精细服务”的目标,全面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三)深化“城管网格”服务改革

  按照“网中有格、定格定人、人在格上、责任在格中、考核在格中”的原则,城区综合执法中队、网格相互配合、协调联动,推动“网格城管”联动“一体化“,使网格化管理和城市管理“一体化”,做好不稳定因素发现报告、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民生事项代办、政策法规宣传、安全隐患排查等工作,及时巡查发现和处置解决环境卫生、占道摆摊、店外经营、乱贴乱画、乱拉乱挂、乱搭乱建、乱停乱放等城市管理问题,实现网格化体系全覆盖、社情民意全掌握、矛盾纠纷全调处、城市管理全要素、为民服务全方位切实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

  中共渠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党组  渠县综合行政执法局        

  20243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