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学党史·奋进新征程|赤水河:红色的河

来源:四川学习平台       发布日期:2024-12-06     点击数: 人次

​  由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联合四川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共青团四川省委主办,西南石油大学、四川传媒学院承办的四川省“青年学党史·奋进新征程”大学生有声阅读党史作品展播活动评选结果出炉。全省112所高校共推荐923部作品参赛,其中中文作品608部、英文作品315部。最终,主题鲜明、导向正确、鲜活生动、感染力强的151部中文阅读作品、45部英文阅读作品获奖。此次活动旨在引导广大青年大学生阅读党史作品,讲述党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1935年2月3日,正值农历大年三十。中央红军中革军委中央纵队一渡赤水,到达泸州叙永县城南部石厢子,这是一座位于赤水河畔、川滇黔三省交界处叫“鸡鸣三省”的小山村。村民们发现,山口阳坡地上一面印着镰刀与锤子的红旗在寒风中猎猎作响,一支穿着灰军装的队伍在茫茫雪地上整齐行进、蜿蜒而来。最先到达石厢子的有10多人,他们一进街就开展宣传、书写标语。他们和蔼地对乡亲们说:“我们是中国工农红军,是劳苦人民群众的军队。”迅速安定群众的情绪。下午5时许,大队伍基本上到达,石厢子沿街的街檐下、过道、院坝,都驻扎了红军战士。上山躲避的群众也相继回家,纷纷拿出准备过年的腊肉、粑粑面、米酒等,盛情难却的红军同他们一起吃了长征以来唯一的年夜饭,饭后红军付了饭钱。

  2月4日,正月初一,红军召开群众大会,没收石厢子两大地主彭正楷、周世成的粮食、衣服,分给苗、彝、汉各族群众。在吴家桥,红军将团总吴联山家的肥猪宰杀,做成红烧肉,请老乡们吃。红军指战员们与老乡们聚餐共度新年,共同过了一个开心年,这也是中央红军长征途中度过的唯一一个春节。开心年的故事,至今还在当地百姓口中传为佳话。这是中央红军从瑞金出发后,在敌人长时间疯狂的围追堵截下,面对严峻的斗争形势和艰苦的生存环境,在石厢子得到的一次难得的休整。

  在这期间,中央红军召开了重要的“鸡鸣三省”会议,会上解决了中央政治局常委分工问题,进一步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在那个辞旧迎新的时节,中央红军完成了中共中央最高领导权的平稳过渡。会后,在毛泽东等人的正确领导下,中国共产党进一步纠正在指导思想和军事路线上的错误,使中央红军变被动为主动,灵活机动地胜利摆脱敌人的围追堵截,牢牢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也成就了毛主席的“得意之笔”。

  下面,就带领大家,重温中央红军“四渡赤水出奇兵”,一起来感悟“得意之笔”。

  一渡赤水,避敌锋芒

  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新的党中央率中央红军准备北渡长江,进入四川与红四方面军会合。1月19日,中央红军由遵义地区出发,分三路向川南开进。1月下旬,由于土城战斗失利,中央红军一渡赤水进入川南泸州。2月上旬,中央红军进至川南的古蔺、叙永地区,准备相机从宜宾附近北渡长江。此时,川军集中全力围堵中央红军北进。南面敌军吴奇伟、周浑元两纵队和黔军王家烈部,则由南向北机动,尾追中央红军;滇军孙渡部4个旅,向毕节、镇雄等地急进。中央红军只得暂缓实行北渡长江的计划,改为进占川黔滇三省边境敌军设防空虚的云南扎西地区,在扎西短时间完成部队整编、精简。

  二渡赤水,攻敌不备

  中央红军进至扎西地区,敌军判断中央红军仍将北渡长江,在加紧长江布防的同时,继续合围。鉴于敌军主力大部被中央红军吸引到川滇边境,中央红军决定出其不意地回师东进,折回贵州。

  中革军委决定在五、九军团各抽一个团佯攻镇雄,同时组建川南游击纵队向长宁、江安等方向进击,然后调头向东,趁敌军合围尚未完成之际,中央红军从川滇交界的水潦、坛厂、分水之间不足40华里的缺口处悄然突围。经叙永、古蔺,在古蔺白沙发布了《党中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告全体红色战士书》等重要电文。2月18日至20日,中央红军在太平渡、二郎滩、九溪口等渡口二渡赤水,继续向桐梓、遵义方向前进,相继占领桐梓、娄山关,击溃阻击的敌人,攻占遵义城。这是中央红军长征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士气,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蒋介石哀叹这是“国军追击以来的奇耻大辱”。

  三渡赤水,调敌入川

  中央红军遵义大捷后,蒋介石于3月2日急忙飞往重庆指挥“围剿”中央红军,企图围歼中央红军于遵义、鸭溪这一狭窄地区。中央红军将计就计,佯装在遵义地区徘徊,诱敌深入,然后再转兵西北,寻求新的机动。同时,以红三军团向西南方向的金沙佯动。当敌吴奇伟部北渡乌江和滇军孙渡部靠近中央红军之际,3月11日,中央红军突然转兵向北,于15日进占仁怀。

  中央红军再度调整战略部署,转兵北进,在茅台、草帘溪、鄢家渡等渡口三渡赤水,再入川南古蔺。敌军误以为中央红军又要北渡长江,急忙调整部署,向川南压逼,企图再次对中央红军形成合围,“聚歼”中央红军于长江南岸地区。

  四渡赤水,突出重围

  3月19日,红一军团以1个团的兵力伪装成主力奔袭镇龙山。蒋介石急忙调兵遣将,部署长江江防。中央红军发布了《朱德关于四渡赤水河的行动部署给各军团的电报》,中央红军主力则以快速的行动于3月21日至23日经太平渡、二郎滩、九溪口等渡口四渡赤水,再次折回贵州境内。紧接着,中央红军主力向南全部渡过乌江,巧妙跳出敌人的包围圈。

  四渡赤水战役期间,中央红军纵横驰骋于川黔滇边境广大地区,巧妙迂回穿插于敌人数十万重兵之间,灵活地变换作战方向,调动和迷惑敌人,积极寻求战机,在运动中有效地歼灭敌人,摆脱敌人的围追堵截,牢牢地掌握战场的主动权,在危急关头从被动走向主动,从失败走向胜利。

  赤水河,红色的河!赤水河,英雄河!赤水河谷,青山叠翠,奔腾的河水、斑驳的渡口、沧桑的码头、古朴的村落,见证了四渡赤水的光辉历史,也见证了红军战士和两岸百姓的鱼水深情。

  青山不改,绿水长流,赤水河滚滚向前,红色基因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