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调查研究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来源:人民出版社       发布日期:2025-02-07     点击数: 人次

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必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自觉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中获得正确认识,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群众的政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党的一切活动,包括调查研究工作,都要坚持群众路线。“群众是真正的英雄。”

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我们获得正确认识的不竭源泉,也是检验和深化认识的根本所在。调查研究成果的质量如何,最终要由人民群众的实践来检验。

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群众工作中国化的主要创立者,在党的群众路线形成中功高至伟。毛泽东在中国人民心中有崇高威望,源于他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源于他带头坚持为人民服务。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党的群众路线与调查研究活动结合起来,形成了我们党“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思想路线和工作方法。

那时,毛泽东总是强调,如果调查研究“没有满腔的热忱,没有眼睛向下的决心,没有求知的渴望,没有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是一定不能做,也一定做不好的。必须明白: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正因为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调查研究时,深入群众,了解群众诉求,制定正确的政策和策略,给人民看得见的利益,人民才把革命当作他们的生命,把革命当作他们无上光荣的旗帜,就用生命同国民党、同日本侵略者决斗,把帝国主义赶出中国去,把国民党打垮,取得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

邓小平认为:“离开群众经验和群众意见的调查研究,任何天才的领导者也不可能进行正确的领导。”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强调指出:“毛泽东同志倡导的作风,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这两条是最根本的东西。”他认为,党离不开人民,人民也离不开党,这不是任何力量所能改变的。

无论是实现党的工作重点转移,还是改革开放中出现重大争议,邓小平都是在调查研究中坚持走群众路线,认真听取群众意见、观察群众情绪,制定正确的政策。他多次强调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的一致性,坚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坚持群众路线、深入调查研究显得尤为重要。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多年,执政七十多年。革命时期,党为了生存和发展,自觉地坚持调查研究,同群众打成一片。我们党成为执政党后,生存的条件和环境改变了,容易滋生高高在上、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调查研究走过场的现象时有耳闻。

习近平总书记是从群众中走出来的人民领袖,一直坚持群众路线,从群众中吸取智慧。无论在地方工作,还是在中央工作,他总是以调查研究开路,从调研中了解情况,分析问题,提出意见,进行决策。他经常要求领导干部特别是中青年干部提高调查研究能力。

从2012年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开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开展了一系列群众教育活动,办了许多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特别是脱贫攻坚的伟大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做群众工作的生动写照。

2024年12月26日至2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民主生活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最后强调:“明年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十分繁重,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加强调查研究,弄清楚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弄清楚基层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研究加以解决。”

所以,新时代无论是促进经济回升的调研,还是消除风险隐患的调研;无论是改善民生的调研,还是探索解决党的建设面临独有难题的调研,都必须坚持群众路线,听取群众意见,吸取群众智慧,作出人民群众满意的决策,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努力让人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