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传播篇·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 关于国际传播的重要论述及实践探索
编者按: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高度重视文化建设。2005年7月28日、29日,浙江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召开,时任省委书记习近平作报告,会议审议通过《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决定》,提出着眼增强先进文化凝聚力、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提高社会公共服务能力,大力实施文化建设“八项工程”,构筑起加快文化大省建设的“四梁八柱”,指引浙江实现从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发展、精彩蝶变。7月28日起,本专栏陆续刊登“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文化理念与实践研究”课题成果。
前言:中国的命运与世界的命运紧密相连。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如何提升文化软实力,解决“失语”和“挨骂”问题,并在国际舆论场讲好中国故事,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提升我国国际传播能力的重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从战略高度谋划部署加快建设文化大省工作,既继承发扬中华文化,又注重接纳包容世界文化,对中华文化对外交流与传播,对人类文明发展和相互关系等都作出了长远且深刻的思考,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擘画、推进国际传播工作提供了重要理论和实践素材。
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走遍浙江大地,以世界的眼光和开放的思维,将浙江省的发展置于更加广阔的背景中来观察、认识和思考,立足提升文化软实力、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在省域层面的探索,围绕保护、传承与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提高文化自觉、发展先进文化、尊重文化多样性、文化开放与经济开放紧密结合、传播浙江精神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观点和政策举措,为浙江省加快建设文化大省和加快形成高水平对外开放格局提供了理论指引和实践路径。
1.注重与世界的文化交流,明确提出“用具有中华民族特性的先进文化丰富世界文化宝库,同时更好地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发展具有时代特征的先进文化”
21世纪以来,全球化语境下文化的碰撞和交融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总趋势,中华文化也不断涌入世界文化的浪潮中。浙江作为经济发达的沿海开放省份,中华文化和外来文化在这里的“激荡”尤为明显。如何守正创新坚持好中华文化,又以开放包容的姿态迎接外来文化,是浙江在筹划建设文化大省过程中面对的重大问题。习近平同志深刻认识到浙江在加快发展与开放中面临的外部合作与竞争的机遇和挑战,并将文化建设作为增强国际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重点。在2003年7月18日召开的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大省建设座谈会上,习近平同志明确提出浙江“理应在世界文化交流和竞争中加快建设文化大省,为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增强综合实力和综合竞争力,作出应有的贡献”。2005年7月28日召开的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上,习近平同志进一步强调浙江加快建设文化大省,“就是要用带有浙江特点的优秀文化丰富中华文化内涵,用具有中华民族特性的先进文化丰富世界文化宝库,同时更好地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发展具有时代特征的先进文化,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充分体现了用世界眼光规划浙江对外文化交流的宏阔视野。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浙江的友好城市由20多个增加至50多个,其中多个友好城市是由习近平同志亲自签约而来。浙江省委、省政府领导多次会见来自世界不同国家和不同组织的外国客人,其中包括中阿国家合作论坛第二届部长级会议代表团、参加第八届浙洽会的部分国家驻沪总领事馆领事、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理事长、伊朗国会议员等。习近平同志还率浙江代表团访问美国、巴哈马、摩洛哥等多个国家,拓展浙江与世界各国在经济、文化方面的交流合作。2006年4月20日,习近平同志在省人民大会堂会见了美国新泽西州前州长詹姆斯·麦格瑞维一行,一同开启了中美合作办学的美好愿景。同年,习近平同志前往新泽西州州府所在地特伦顿市参加友好省州关系25周年庆祝活动。其间,他参观了肯恩大学,并参与了温州大学与肯恩大学合作创办温州肯恩大学协议签字仪式,温州肯恩大学成为浙外合作的一个典型案例。
2.注重文化发展与世界接轨,明确提出“继承和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和浙江特点的先进文化”
文化的力量润物无声。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建设不仅需要面向本民族,更需要面向世界和未来,发展兼具民族特色和国际价值的先进文化。习近平同志在2005年7月28日召开的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上强调“必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本质特征,大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继承和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和浙江特点的先进文化”。他还强调,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优势,创作和生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文化产品。
具有中国特色和浙江特点的先进文化不仅对中华民族有独特的意义和价值,更对世界文化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2004年,浙江省人民政府承办第七届中国艺术节,习近平同志强调“要切实办好第七届中国艺术节,扩大浙江在全国和国际的影响”。同年9月10日,第七届中国艺术节在杭州开幕,特邀五大洲39个国家的嘉宾和6个国家的演出团体前来参加,还首次在中国艺术节上齐邀来自中国香港、澳门和台湾的演出团体前来演出,向世界展现了中华艺术的大团圆。在17天的时间里,600余场次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在杭州市、宁波市、绍兴市、嘉兴市、温州市等多地上演,其中41台省内外、港澳台地区和外国祝贺演出剧目演出场次近130场,是中国艺术节历史上规模最大、时间最长、参加人员最多的一次,在展现浙江地域文化特色、扩大国际文化交流、促进各省(区、市)及港澳台地区间的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且影响广泛,有力推动国内优秀文艺作品和艺术表演团体进入国际演出市场,促进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接轨。
3.注重文化与经济在对外交流中的融合发展,明确提出“利用文化的力量提升产品档次和产业层次,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21世纪初,浙江对外文化交流与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对外开放的新形势不相适应,文化艺术产品品质不高,文化交流的渠道还没有拓宽,一些领域尚待开发。2005年7月28日在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上的报告中,习近平同志指出,“要更好地把握文化与经济互动的规律,抢抓战略机遇期,增强文化发展的活力和实力,并利用文化的力量提升产品档次和产业层次,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不断增强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习近平同志精准总结浙江文化“洋溢着浓郁的经济脉息”的突出特点,鲜明指出“浙江人经济”是指浙江人在浙江以及浙江以外任何地方创造的经济总量。“浙江人经济”进一步扩大了“浙江经济”的范畴,为浙江“文化经济”发展模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古往今来,浙江人敏于挖掘文化传统中的经济元素和商业契机,善于向经济活动中注入更多文化内涵,以文化的力量推动经济发展。当代浙江人,善于用文化的内涵包装和经营产品,各种文化节庆活动都注重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结合;善于借文化的传统打造和经营城市,保护和建设江南水乡、文化名城;善于依托民俗文化传统发展和壮大地方经济,如宁波由‘奉帮裁缝’发展出服装产业,温州因‘其货纤靡,其人善贾’形成了皮鞋、低压电器、打火机、眼镜等特色产业群,义乌更是以小小的拨浪鼓‘拨’出了一个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场等”。习近平同志用生动的案例阐释了浙江人如何将文化与经济交融互动、融合发展,让“文化经济”成为浙江改革发展中的一大特色与一大亮点。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以世界的眼光和开放的思维,把浙江的发展置于更加广阔的背景中来观察、认识和思考。他指出,“浙江作为经济发达的沿海开放省份,理应在世界文化交流和竞争中加快建设文化大省,为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增强综合实力和综合竞争力,作出应有的贡献”。在践行“跳出浙江发展浙江”理念、以提高浙江经济的国际竞争力为导向、进一步扩大经济开放的同时,习近平同志还强调要加快构筑浙江综合竞争力的“软实力”,发展“文化经济”,进一步推动经济与文化的紧密融合,不断增强浙江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
4.注重发挥中华文化遗产在世界文化中的重要传承作用,明确提出“努力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良好氛围,进而更好地熟悉中华历史,传承中华文明,弘扬中华文化”
浙江作为文物之邦和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文渊悠久、文脉深广、文气充沛,孕育了诸如万年上山、八千年跨湖桥、七千年河姆渡、五千年良渚、千年宋韵等世界级文化,以及阳明文化、和合文化、南孔文化、黄帝文化、丝瓷茶文化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浙江被证实是世界稻作文化的起源地,蚕丝、茶叶、漆作、瓷器、酿酒的主要起源地,出现了世界最早的独木舟、彩陶、水利系统和东亚最早的国家文明,向世界展现了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史的真实过往。2006年6月10日,在我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习近平同志在调研浙江文化遗产保护时专门提到,要“倡导珍爱文化遗产的文明之风,增强公众对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了解,努力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良好氛围,进而更好地熟悉中华历史,传承中华文明,弘扬中华文化,不断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在谋划和推进加快文化大省建设的工作中,习近平同志赴良渚遗址、中国大运河(杭州段)、萧山跨湖桥遗址等多地走访,对上山文化、良渚文化、跨湖桥文化、西湖文化等许多浙江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重点工作和重大工程都作出重要指示,并直接领导部署。保护良渚古城遗址、西湖综保工程、中国大运河(杭州段)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工程、大禹陵祭典“申遗”,习近平同志对浙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作出高瞻远瞩的战略决策,为后来浙江考古发现一系列“中国之最”“世界之最”的文化遗址以及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奠定了实践基础、积累了实践经验、指明了实践路径,也为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提供了有力支撑和实施保障。
5.注重把握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意义,明确提出“人类文化的多样性使得这个世界更加丰富多彩”
浙江省地处长江三角洲开放前沿,有着强烈的“大开放”意识,如何发挥浙江文化“融会多元文化”的精神特质,加强浙江文化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推动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谐共处?习近平同志指出,浙江文化“融会了多元文化的精神特质,兼具内陆文化与海洋文化之长处,融合了吴越文化与中原文化之精髓,反映了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之激荡”。为此,他深入指导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活动,为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供了新思路、搭建了新平台、积累了新经验。2004年,他率浙江省代表团出访法国,同法国阿尔卑斯滨海省签订了文化、经贸合作交流协议。次年10月,浙江省文化厅代表团根据习近平同志的指示,赴法成功举办“感受浙江——法国·中国浙江文化周”活动,习近平同志为活动专门发贺电,指出“加强中法文化交流是我们共享人类文明成果、促进相互学习借鉴、密切双方友好交往、携手创造美好未来的有效载体和桥梁”。在习近平同志的鼓励指导下,代表团布置了“天上人间——中国浙江丝绸文化展”,还办了“水乡烂漫”浙江农民、渔民画展,把嘉兴农民画、舟山渔民画以及长兴百叶龙等一些具有浙江地方特色的民俗表演带向了法国,在当地引发热烈反响。这是浙江第一次在国外成功举办大型文化活动,习近平同志在活动总结报告上批示:“这是一次成功的对外宣传与友好城市文化活动,应总结推广,今后继续有计划开展。”在习近平同志的指示下,浙江将这个对外交流项目保留下来并发展成为“浙江文化节”对外交流品牌活动,为加强包括浙江文化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提供了落地化的平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习近平同志通过对浙江文化精神特质的把握和浙江文化国际传播的探索实践,更清楚地认识到每种文化都应当获得同等的尊重和保护。2005年11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多样性联盟等共同主办,杭州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三届全球化论坛——世界文化多样性”活动现场,习近平同志以宏阔的全球视野深刻揭示“文化多样性是一个关系到人类文明续存的根本问题,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并强调“只有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才能建设一个和谐的世界”。指明尊重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延续与传承、繁荣与发展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民族各地域不同文化互相尊重和平等对话的根本遵循。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领导省内各单位举办各类文化艺术节、国际论坛,推动浙江旅游点建设。2006年,杭州在全国率先推出100个社会资源国际旅游访问点,吸引大批外国游客,推动了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浙江省内相继举办了各类文化艺术节、国际会议,包括第七届中国艺术节、第二届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第六届国际民间手工艺品展等,为浙江的发展搭建平台,扩大了浙江在全国和国际的影响力,向国内外展示了浙江形象。
6.注重发挥海外华人华侨的桥梁作用,明确提出“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海外联谊工作,弘扬中华文化”
浙江海外侨胞众多,如何把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力量都凝聚起来,发挥海外华人华侨的桥梁作用,是推进各项事业至关重要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十分重视侨务工作,重视发挥海外华人、华侨的作用。习近平同志指出,“我国引进的外资,我省引进的外资,绝大部分都是华侨华人的资金,包括国外华侨华人的资金,也包括港澳台的资金;我们做外贸工作,大量也是通过华侨华人。华侨华人在现代化建设中起着巨大的作用,这是我们国家独一无二的优势”。2004年4月,习近平同志在省侨办和侨联调研时指出,“要把着力点放在发挥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的重要作用上,研究侨情、探索新路,加强宣传、加强沟通,广为联谊、广交朋友,引进资金和技术、引进人才和智力,关注一些重点地区,抓好一些重点侨乡,联系一些重点人员,努力营造亲侨、安侨、富侨的良好环境,吸引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为经济建设作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提出,“要深入了解海外侨胞的生产生活情况,积极反映海外侨胞的呼声。遇到海外侨胞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我们有责任向国家有关方面反映,通过外交途径维护他们。还有就是要通过支持华文教育等途径,弘扬中华文化,传播‘浙江精神’,引导华人一方面要热爱祖国,另一方面要热爱所在国,遵守所在国的法律,尊重所在国的风俗,参与所在国的建设,融入当地主流社会,与当地处好关系,为发展当地与祖国的关系作贡献”。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籍各类人员遍布世界,古代浙江思想家倡导的义利并重、注重工商思想深深影响着浙江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浙江精神也深深影响着每一个在海外的浙江商人。2006年,习近平同志带领浙江代表团参加了浙江省和美国新泽西州建立友好关系25周年的庆祝活动。在此期间,他还率团参加了纽约华人华侨举办的欢迎晚会。在纽约华人华侨欢迎晚会上,习近平谈到浙江发展必将为侨胞带来美好发展前景,鼓励他们开展各方面的合作与交流。
责任编辑:刘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