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次中日韩环境部长会议在烟台举行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发布日期:2025-09-29     点击数: 人次

  9月27日至28日,第二十六次中日韩环境部长会议在中国烟台举行,会议由中国生态环境部、山东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中国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日本环境省大臣浅尾庆一郎、韩国环境部部长金星焕分别率团出席会议,交流本国环境政策及最新工作进展,并就共同关心的区域和全球环境议题交换意见。会议听取了《中日韩环境合作联合行动计划(2021—2025)》执行进展报告,通过并签署《中日韩环境合作联合行动计划(2026—2030)》和《第二十六次中日韩环境部长会议联合公报》。

  黄润秋在开幕式主旨发言中表示,习近平主席在“上海合作组织+”会议上发出全球治理倡议,倡导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更好应对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这是新时代中国向世界提供的又一重要公共产品。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二十周年,也是中国“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指引下,中国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美丽中国建设实施体系加快建立,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减污降碳协同治理成效明显,生态系统质量稳步提升,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新的重要进展和明显成效。同时,中国深度参与全球气候治理多边进程,持续推进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积极开展国际履约和双多边合作,深入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为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黄润秋指出,中日韩作为全球治理的重要参与者,应当进一步发挥三国环境部长会议机制作用,不断深化务实合作,着力解决共同面临的环境问题。中方愿携手日、韩,践行多边主义,共同推动全球环境与气候治理进程;拓展合作维度,务实推动新一期联合行动计划落地实施;加强协调联动,有力推动区域合作机制协同增效,为共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东亚、推进区域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日、韩两国环境部长分别作了主旨发言。日方介绍了在推动生态环境协同治理、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塑料污染治理、大气污染防治等方面的政策及举措。韩方介绍了在绿色低碳转型、应对气候灾害、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打造宜居环境等方面的工作进展及举措。

  会议期间,三国环境部长为中国的李霞、日本的谷本浩志和韩国的成美爱颁发了中日韩环境部长会议环境奖。会议听取了青年论坛和第十届中日韩环保企业圆桌会成果报告。

  在会后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黄润秋表示,本次会议全面落实第九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精神,围绕三国环境保护的最新政策举措和工作成效进行了深入交流,就空气质量改善、沙尘暴研究、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重要多边环境进程交换了意见,并通过新一期联合行动计划,达成了广泛共识,为中日韩三方持续深化环境合作进一步增强了信心、奠定了基础。期待在三方共同努力下,中日韩环境合作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持续改善区域环境质量,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

  黄润秋在回答记者关于中国加快绿色低碳转型的重点举措以及如何推动全球环境治理进程的提问时表示,中国是世界绿色发展的坚定行动派、重要贡献者,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生态奇迹和绿色发展奇迹。前几天习近平主席正式宣布了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这是中国对照《巴黎协定》要求、体现最大努力制定的目标,充分彰显了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责任担当和坚定决心。同时,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环境与气候治理,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未来,中国将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牵引,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以美丽中国建设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推动共建清洁、美丽、可持续的世界。

  会议召开期间,黄润秋分别与浅尾庆一郎、金星焕举行了中日、中韩双边会谈。会见浅尾庆一郎时,黄润秋表示,中方愿同日方在应对气候变化、塑料污染国际文书谈判、生物多样性保护、中日双边合作等领域加强交流,共同推动契合新时代要求的中日环境合作。会见金星焕时,双方就大气污染防治、应对气候变化、塑料污染治理等议题进行深入交流,黄润秋表示,中韩两国在生态环境领域一直保持密切联系,期待双方在现有基础上继续深化合作,有效应对区域环境挑战。

  中日韩环境部长会议开始于1999年,旨在落实三国领导人会议共识,探讨和解决共同面临的区域环境问题,促进本地区可持续发展。会议由三国轮流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