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招商投资 > 园区信息 > 正文

经开专报第一期 关于赴重庆市荣昌高新区考察学习的报告

来源:县经开区管委会       发布日期:2021-01-21     点击数: 人次

    同叙“巴渝情”,共享“双城圈”,在渠县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庆峰会顺利闭幕次日,渠县经开区闻机先动,主动作为,派出工作组赶赴重庆荣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经简称高新区),考察借鉴其在园区建设、产业发展、招商落地、行政审批及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先进经验。

    一、荣昌高新区发展现状

    重庆市荣昌高新区始建于1992年,规划面积25.68平方公里,建成面积15平方公里,正全力打造消费品工业、新材料、智能装备、电子信息和农牧高新“4+1”工业体系。截至目前,高新区工业集中度高达70%,累计入驻企业641家,投产481家,规上企业288家,高新技术企业78家。2020年1-11月,高新区实现工业总产值648.7亿元,同比增长8.3%。2006年获批为省级开发区,2018年获批为国家级高新区,拥有全国最大生猪交易市场(电子交易平台),全国唯一的国家生猪大数据中心。2020年,成功引进西部最大的电子电路产业园、惠达卫浴、金标实业、先锋药业、马可波罗、华兴玻璃等“三类500强”企业,共计签约项目179个,正式合同金额490.61亿元,亿元以上重大项目101个。

    二、荣昌高新区先进经验

    (一)成熟的体制机制让工业发展的定力更盛。

    一是管理架构设计合理。荣昌区委、区政府在高新区内设立了荣昌高新区工作委员会(管理委员会)、发展促进中心、招商投资促进局、重庆宏烨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园区平台公司),由高新区党工委统一领导,实行“扁平化管理、一体化运转”,管委会与属地人民政府完全脱钩。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由区委常委担任,除高新区工业发展工作之外,区委常委分管工作较少,只兼管招商引资和国资委工作,常委办公地点常设在高新区,工作重心不言而喻。

    二是内设机构融合高效。高新区管委会、发展促进中心负责落地企业的管理与服务,分别内设机构5个、14个(含4个产业发展科室),其中管委会办公室、规划建设科、经济运行科分别与发展促进中心综合科、项目促进科、经济运行科合署办公。招商投资促进局负责区内项目招商与签约,内设机构2个,其中招商促进科与发展促进中心招商科合署办公。宏烨公司主要负责高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融资工作。

    三是工作人员编制充实。高新区管委会为正处级政府派出机构,核定行政编制15名,党工委书记(兼主任)1名,副书记1名,副主任3名。发展促进中心为正处级事业单位,核定事业编制74名,其中主任1名,副主任3名。招商投资促进局是正处级政府部门,核定行政编制6名,其中局长1名,副局长1名。平台公司由管委会主管,区国资委监管,人员核定数119人。200多名工作人员实行交叉管理、内部调配。

  1. 先进的招引理念让签约落地的效果更佳。

    一是全员招商更加深入。荣昌区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由招商过渡到选商模式,其涉及的八个工业产业分别由区委领导牵头,全产业链的招商任务年初下达给区委、区政府领导和各级部门,要求区委、区政府领导每年必须有一半以上的时间在外招商,通过政府组团招商、小组招商、驻点招商、文化招商、旅游招商、委托招商、顾问招商等多种形式,取得了其招商引资全市第一的佳绩。

    二是招商政策更加惠企。荣昌高新区的企业可充分享受重庆市“垂直、扁平、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优势,以及国家高新区的扶持政策,达到条件立即兑现让企业信心满满。如企业所得税减按15%征收的西部大开发政策,“三免两减半”的税收优惠政策,最高1000万的上市(挂牌)扶持政策,按其所缴纳的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对地方经济贡献,最高可按80%奖励的总部经济优惠政策,突出贡献人才奖励、创业启动资金、住房补贴政策、高管人才个人所得税返还等人才扶持奖励政策。

    三是落转流程更加便捷。项目入区经招商局和相关部门初审后,由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和区政府分管副区长牵头召集各部门对项目的所属行业、用地规划和环保等方面进行集中会审。合同签订后,自建企业按1万元/亩缴纳履约保证金,租赁标准化厂房企业按3个月租金缴纳履约保证金。保证金到账后,高新区管委会根据项目初设方案开展土地招拍挂,100亩及以内的项目由高新区管委会自行组织招拍挂,这一抓手又大大加快了招引企业的落地速度。

    (三)自主的行政权力让项目推进的速度更快。

    一是推进建设更有担当。按照荣昌高新区领导的话来说,目前的发展成绩,是区委、区政府顶着压力,高新区踩着红线干出来的,企业建设和手续办理是两条平行线,互不影响,未批先建已成常态。对拥有施工图急于开工的项目,高新区辅导企业速办“提前施工备案书”后动工建设,提前施工备案书是加快建设的核心,其办理相当便捷,只需要企业提供施工图,由管委会相关领导和科室人员审定签字即可,企业一边建设的同时,由管委会一边补办手续。

    二是行政放权更加充分。荣昌高新区每年可提供5000亩以上“五通一平”用地,高新区出钱,地方政府干事,平台公司平场。100亩及以内的项目由高新区管委会自行组织招拍挂,100亩及以内的项目设计方案由高新区自行审核,不用经过区政府规委会审定,规划设计方案和施工图的变更和调整只需管委会自行把握,由管委会相关人员在图纸上签字即可。荣昌区区委、区政府还出台文件,明确高新区内的工业项目不用办理人防证,并免收人防费和城市建设配套费,针对企业的执法检查,也全部由高新区管委会负责。

    三是审批验收更加高效。由于人员充足,高新区对每个项目都委派了项目经理,全程辅导。高新区在区政务中心大厅设立审批窗口,办理区政府授权的规划、建设等审批事项手续,未授权事项由高新区分发至相关部门窗口,由项目经理跟踪督办。同时,高新区管委会将预验收和综合验收合并(工程竣工验收监督、建筑节能能效测评、消防竣工验收等),实行一次性集中验收,项目规划方案实行分期、分片验收,还可分栋办理产权证,以灵活多变方式助力企业发展。

    三、渠县经开区深改建议

    2020年12月,渠县县委、县政府出台了《渠县经开区深化“镇区合一”改革工作方案(试行)》,实行“领导小组+管委会+平台公司”运行模式,为纵深推进“镇区合一”改革,结合荣昌高新区先进工作经验,建议如下:

    (一)进一步夯实人才队伍。政务服务和经济发展都依赖人,专业、精准的服务更离不开知识化、专业化、年轻化的人才队伍。渠县经开区现有行政编制12名,事业编制12名,今年以来调出任职3人,调离外县1人,单位实际在岗行政人员4人,事业人员7人。同比市内大竹经开区和达州高新区,工作人员数量悬殊较大,建议学习荣昌高新区发展最初的模式,从与经济行政审批相关的职能部门抽调部分从事审批工作的业务人员,并在全县事业单位选拔工作人员,充实经开区行政审批队伍和发展服务人员,并打破身份界限,严格绩效考核,激发干事活力。

    (二)进一步推动简政放权。为落实好“特富美安”和高质量发展创造的良好政务环境,建议对经开区全面充分授权,推动职能重塑,完善权责体系。当前,县委县政府赋予经开区关于经济发展的行政审批权限有8项,但是相比而言还不全面,目前还要跑很多部门代办手续。建议做到应放尽放、能放必放,企业不出经开区就能办理所有审批事项,进一步释放“放管服”改革红利。荣昌区降低企业员工社保缴纳标准、免办人防证、免收人防费和城市建设配套费等政策均可借鉴参考。

    (三)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在目前承接8项行政审批业务的过渡期,经开区行政审批窗口要实现“一站式”服务还需要时间,建议各审批事项的职能部门委派业务骨干来园指导,并授予前置审查权限,和各项惠企服务政策,使接件、审查、签批、盖章等工作均在园区完成,最大限度方便企业。建议学习荣昌模式,探索试行“容缺后补”制度,对一些暂时手续不全,又特别急于开工的项目,提交领导小组批准后,可以边建边完善手续,加快企业建设投产速度。同时加快推进经开区3期扩区工作,良好的工业用地保障是一切手续办理的先决条件。

     (审核:唐利,撰稿:王小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