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走进渠县 > 渠县文旅 > 历史文化 > 正文

非物质文化遗产

来源:县信息公开办       发布日期:2018-05-18     点击数: 人次

        一、非遗保护。1986—1987年,通过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的全面普查,县民间文化领导小组、文化馆先后编辑出版了《渠县民间谚语资料集》、《渠县耍锣曲谱资料集》、《渠县民间故事资料集》、《渠县民间歌谣资料集》等书。1998年,县科协陈元光编辑出版了《巴渠民间语言》一书,收录歇后语、谚语、俗语、俗成语、习惯用语1.15万条。2005年,县作协着手收集、整理、编辑67种民间文化作品,将民间流行的古代歌舞、民间造型表演艺术、民间演唱、民间音乐、民间工艺、民间名特小吃、民间语言、民歌、民间故事、异象等整理为《渠县民族民间文化集萃》一书。

        二、非遗申报。2015年10月,做出分级申报计划。将宝城镇的“方言”,土溪镇、临巴镇、水口乡、望江乡的“抬工号子”,三汇镇的“渠江船歌”,定远乡的“丧事礼仪”、“孝歌”,宝城镇、望江乡的“花园歌”,中滩乡的“狮舞”、“板凳龙”,岩峰镇的“妆颜匠”,竹编公司的“渠县刘氏竹编工艺”,三汇镇的“鸡八块”,岩峰镇的“孙氏松花皮蛋”,涌兴镇的“卢板鸭”,天星镇的“宕府王呷酒”,临巴镇的“胡老四蒸蛋”,三汇镇的“三汇彩亭会”、“烟火架”、“放河灯”等申报列为县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将渠县耍锣鼓、渠江船歌、刘氏竹编工艺、“三汇彩亭会”等4项申报列为市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将“渠县耍锣鼓”、“刘氏竹编工艺”、“宕府王呷酒”、“三汇彩亭会”等4项申报列为省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省、市、县三级申报名录均获批准,并及时公布。2008年将刘氏竹编工艺、“三汇彩亭会”申报列为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