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走进渠县 > 渠县文旅 > 历史文化 > 正文

风土民俗

来源:县信息公开办       发布日期:2018-05-18     点击数: 人次

​        一、饮 食

        家常饮食 新中国成立前,富家一日三餐,外加“过早”、“过午”,米饭酒肉,鸡鱼面蛋,一应俱全。一般农家主要以杂粮、红苕充饥,多是菜稀饭或面糊。俚语:“荞翻山、麦打坐、萝卜稀饭当时饿。”“小菜半年粮,离了小菜饿断肠。”夏、秋大忙,日食四顿。春、冬农闲,日食两餐。如有来客,炕蛋、下面,视为盛情,打酒、割肉、推豆腐,则是厚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农村集体生产,农户劳动力强、家庭副业较好的人家饮食稍好,一般人家吃饱就行。1978年改革开放后,生活水平逐年提高,90年代由“饱”而“好”,2000年后由喜“大鱼大肉”转变为爱“绿色蔬果”,人人嫌肥、个个怕胖,但对稀饭仍一往情深。

        宴席民间兴办“九大碗”,也有肉八碗。依次上席是传盘(凉拌菜),头子(丸子与酥肉)、东坡肘子(墩子)、三鲜、扣肉(烧白)、清蒸鸡和面炸鱼,间有糯米饭和虾米汤,不兴炒菜。每席用猪肉1-3斤,分为中等、上等,有整鸡、整鱼则算丰盛,加海参、银耳为特别。一般以生辰、接媳妇为好,嫁女次之,丧事较差。年节期中,筵宴佳宾贵客。兴“过早”“过午”,于蒸炒菜之前有“水菜”领先“下酒”。2000年后,规格日高,蒸炒凉热,山珍海味,名目繁多,但浪费也大。对弃之可惜者,渐兴打包回家。

        咂酒  咂酒也有人叫杂酒、呷酒。旧时,农家人户,每年用新产高粱以蒸醪糟之法酿制。瓦坛泥封,久贮愈佳。如兑烧酒,则为“毛咂酒”。饮时,盛咂酒于瓦罐,间或加红糖,掺入开水。插滤糟水竹管(一端破开,架有十字竹签),轮流吮吸。有诗云:”万颗明珠一瓮收,君王见此也低头;双手抱着擎天柱,吸得黄河水倒流。”醇香清甜,全身酥畅。同食炒花生、胡豆、红苕干及苞谷花等物,渴而思饮,一饱二醉,相传已久。2000年后,咂酒经过厂商包装,“咂酒”变“呷酒”,成为渠县土特产畅销各地。品呷酒为时尚,一人一罐,颇为卫生。对客者,临别赠送,以示敬意。

        节日饮食 大年三十吃团年饭,正月初一早晨吃汤圆(寓意人生新年吉祥,无坎坷曲折,如“圆”一滚而过);正月初二早上吃鸡汤面(称为起“牙”),元宵节吃元宵;清明节有清明菜粑粑;端午节包粽子、炸麻花、油果子、面鱼、饮雄黄酒;月半节有碎米粑粑;中秋节打糍粑;腊月初八吃“腊八饭”;腊月二十四过小年;除夕年饭,全家聚餐。晚上守岁,合家欢聚。

        二、服 饰

        冠戴民国时期,初为瓜皮帽,随后遮阳帽,间有博士帽。男孩帽,有圆形、长尾或单层,或加棉、缀“十八罗汉”,挂“长命富贵”字样的圆锁或响铃,长尾吊大制钱;女孩帽绣花朵、扎缨须。成年多包白布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撮沿帽风行。1990年后,城镇女青年兴着帽,形式别致,以戴帽为时尚。2000年后系项链、缀耳环、戴戒指,手提进口皮包、钱包,追新求美。

        衣着民国时期,长袍马褂,单、棉长裤扎腰带。民国20年,驻军杨森限令“男子一律著短服,以中国制布料用中国式缝纫”。民间阔袖变窄,夏季多是对襟短衫。殷实家妇女穿旗袍,公务人员时兴中山装,偶有西装。1950年后穿中山服、列宁服,白衬衫。妇女多穿胸前开襟的翻领短服、花布和苏联花布较多。1960年后盛行工人服、青年服、西式下装,热天多凡尔丁和各类化纤花布;冬天以华达呢、灯心绒、平绒为衣料,毛线制品增多。60年代后期,男女时兴黄色军干服、军大衣、间有中山服、翻领短大衣和裙子。从1980年始至2000年,锦轮、腈纶、涤良、涤卡、纯绵制服、毛织品广为人们喜爱,多穿港式服、太空服、西服、长短袖旗袍、连衣裙、喇叭裤、直管裤、小脚裤、牛仔裤、健美裤等。2000年后,多名牌服饰、羽绒服、羊绒服,以腰束进口皮带为时髦。夏季女青年喜爱短衫、短裙、超短裙,年青女性以露胳膊、显大腿、透背心、涂甲染指、纹身露脐为时尚,以显艳丽,由重适用转而重审美、展示美,变化颇大。

        鞋履民国时期,以布鞋为主,分圆口平鞋、棉鞋两种。小孩与老年,鞋后跟处钉布袢系带;少女少妇喜鞋尖著花或花布鞋。暑天草鞋,有草板(稻草、梭草),麻板(苎麻、竹麻)诸种,贫者多穿“水巴龙”(用蓑草制鞋)。雨雪天穿“爪鞋”(布鞋底帮抹猪血、石灰,打铁爪子),冬穿麻窝子(竹麻编成)。50年代后期草鞋减少,布鞋增多,60年代塑料鞋兴起,70年代后期皮鞋花样翻新,款式多变,由城镇而农村,青壮老年,各有所好。1990年后,城镇兴起订制皮鞋,一般以猪皮、牛皮为原料订制,女性流行穿长筒靴子、高跟尖皮鞋,2010年后,人们工作时穿名牌皮鞋、休息时穿休闲鞋、煅炼时穿运动鞋。老人、富人喜穿保健鞋,一年四季鞋式各异。多以穿牌子货、进口货为荣。

        发式  清代,国人皆蓄发辫。民国初,男子去发辫、剃光头,小孩蓄“命鞑尔”。五四运动后,以“东洋头”、“喇摩头”、“学生头”与“青年头”兴于城镇,农村青少年头留扑瓦短发,俗称“狗屎兜兜”。50年代中期,光头减少。平头、青年头、分干式、自然式兴起。80年代,烫火剪、电吹、电烫、流行“港式头”(长发),头发定型用发胶、摩丝。2000年后,少用发胶、摩丝,一般用保湿定型啫喱水,或焗油。男性无论老少流行剪平头,少有留长发长须者。

        民国时期,姑娘短发溜肩,或扎一条长辫。出嫁挽发髻,套发网插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发髻减少,留辫较长,参工、出嫁前短发或扎双辫,70年代偶有烫发,80年代后期兴起梭梭头、直发式、运动式、旋波式、波浪式、风菱式、习燕式、蝶花式、双花式、刘海式、玉米式,2000年后,时尚焗油、离子烫、烟花烫、爆炸烫等等,也有拉直板的自由式,更有女性偏爱男式发型,喜剪短发,出奇竟美。

        近年,城镇部分少男少女,喜留不长不短发型,别具一格,雄雌难辨,戏言“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