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大投入。一是添置设备。在8条主要街道和20处背街小巷添置60个生活垃圾搜集箱。上午8点,中午12点、下午6点启用长安垃圾搜集车,每天定时在街道用巡回音乐广的方式搜集居民户内生活垃圾。二是完善功能。在远离居民集中区、“两小一中”等合适点,择址新建标准的垃圾池,确保生活垃圾入池,并做到一天一清运。在场镇新划24处480米的停车标志线。三是启用站点。申请尽快启用垃圾压缩站,减少垃圾转运费用。投入管理经费2万元,启用岩峰汽车站,投入经费3万元,硬化岩峰酒厂空坝、梁家坝二期空坝、塔湾电站空坝等三个临时停车点,均用于平时车辆停放。
(二)加力自治。一是实行楼长制。场镇48户主要居民楼分别选出楼长,负责楼上楼下卫生的保洁监督。二是实行河长制。对“三河”(桂溪河、任家河、新河)一库(巴子沟水库)分别由辖区选出执行河(库)长,实行专人面上保洁监督。三是实行路长制。对场镇新河街、油房街等8条主要背(巷)街通过居民民主选举,选出执行“路长”,主要负责治乱与治脏的监督。
(三)加强督导。采取“日巡查、旬曝光、月通报、季考评”的检查方式和暗访与明查相结合的督查方式进行。一是建立每日巡查制。镇“五治办”抽调2名同志,每天到望石主公路、览阙大道、场镇街巷、学校周边、农贸市场、月光敬老院、鹞山新村点等公共区域实行一次巡查,对不良行为及时纠正。二是建立每旬曝光制。对不规范的点、面或街户,通过搜集图片或录像资料为依据,以书面形式下达。或在岩峰镇有线电视直接曝光,限期整改。三是建立每月通报制。镇“五治办”每月定期发一期“五治”信息,通报阶段工作动态。通过检查或督查所得的累计数据作为年终总评依据,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对排名前两位的村(社区)或单位分别奖1000、800元;对排名靠后两位的村(社区)或单位分别惩2000、1500元。对所得的影像,每月将以视频播放方式在全镇大会上予以公开通报。(审核人:黎毅,上传人:李明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