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乡:擦亮黄花金字招牌 建设特色产业之乡
来源:望江乡
发布日期:2020-08-17
浏览次数:人次

    望江乡位于渠城西北部,距离县城18公里,204省道和流江河纵贯南北,交通极为便利。望江乡属于亚热带东南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雨热同步,土壤肥力中等偏上,适宜黄花生长。

     一、黄花产业现状

    望江乡黄花产业历史悠久,初具产业规模,群众认同感强,堪称惠农增收的幸福花。

    (一)品牌效应。渠县黄花先后荣获泰国曼谷优质农产品金奖和成都西博会“名优农产品”金奖、最畅销产品奖;2007年12月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誉为“中国黄花之乡”;渠县黄花先后被认证为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成功注册证明商标。望江乡是渠县黄花主产乡镇,“中国黄花之乡”已成为渠县最响亮的名片之一。

    (二)产业布局。望江乡连片种植黄花主要分布在武坪村、尖山村,栽植包括三月花、武坪早等早花品种,渠县花等中熟品种,猛子花、冲里花等晚熟品种,早中晚熟品种比例约为2:4:3,产品结构比较合理。

    (三)发展模式。在发展机制方面,主要依托爱农黄花农民专业合作社,推行“专合组织+基地+农户”模式,通过合作社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配送肥料农药等生产资料,统一销售产品,示范带动群众种植黄花。在发展保障方面,宕府王、琦鑫源等龙头企业与花农签订了订单生产协议,保证黄花销路问题;同时,县政府出台了黄花产业化实施方案,制定了保护价收购政策,保障了花农利益。

    二、下步工作构想

    望江乡将落实县“1+9”工作机制要求,按照农业“7+3”特色产业发展部署,借产业振兴之机、聚全乡干群之力,进一步壮大黄花产业,进一步优化联农带农机制,攻坚克难、不胜不休,擦亮黄花金字招牌,建设特色产业之乡。

    (一)凝聚工作合力,推动黄花产业提档升级。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望江乡党委政府将黄花产业作为大事来抓、特事来办,落实“一个黄花产业发展规划、一个黄花产业建设工程、一个黄花产业工作专班”工作机制,推动黄花产业提档升级。一是发挥发展规划的引领作用。依据《渠县望江乡(2019-2021)黄花产业发展规划》,突出黄花产业规模和黄花产业收益两项指标,确保年均新植黄花1000亩以上,黄花产值占全乡农业总产值50%以上。二是发挥建设工程的助推作用。按照县“黄花下山”工程的统一部署,在武坪村等平坝村大力发展黄花,打造高标准农田,全力建设黄花产业园,有效解决劳动力缺乏问题和产业规模偏小问题。三是发挥工作专班的抓手作用。成立黄花产业工作专班,强化组织保障,强化政策扶持,倒排工期、顺排工序,以一抓到底的决心和务求必成的信心将规划中的蓝图变成惠民生的实景。

    (二)激发内生动力,推动黄花产业惠农增收。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和黄花专合组织的示范带动作用,壮大黄花产业规模,开拓黄花销售市场,延伸黄花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以实际的经济效益激发广大业主和花农投身黄花产业。一是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大力培育黄花龙头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推行“黄花企业+基地+农户”模式、“专合组织+基地+农户”模式,示范带动全乡农民发展黄花产业。二是提升产品初加工水平。在全县统一安排下,支持黄花专业合作社和黄花种植大户建设一批黄花烘干设施和冷藏保鲜库,提升黄花产后初加工水平。三是开展实用技能培训。定期邀请黄花领域技术人员开展黄花实用技术培训,采取集中培训和现场实训的方式,确保全乡花农技术培训1000人次/年以上,提升花农增收致富的能力水平。

     

     

    审核:杨浩                                    上传:王菊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