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势头正劲 困难挑战并存
来源:县经开区管委会
发布日期:2020-12-16
浏览次数:人次

    

     

    工业园区作为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一直被视为经济建设主战场。渠县经开区成立于2007年,2019年创建为省级经开区,一直被县委、县政府高度关注,聚力“3+2”重点产业,通过市场行政种种手段,进行科学规划整合,集聚各种生产要素,逐步成为功能布局优化、结构层次合理、产业特色鲜明的产业集聚地。目前,经开区企业即将破百,已达99家(其中投产66家,在建25家,停产8家)。

    一、招商引资成绩显著,但潜忧犹在

    今年以来,随着县委、县政府招商引资工作的创新推进,全域招商、全员招商理念深入人心,经开区招引落地的效果越来越好。

    一是数量体量与日俱增。1-11月,经开区外出开展和参与招商活动达60余次,新签约心里程教育装备、瑞歌途户外用品、耐瑞休闲用品、帮豪种业、惠渠农业等落地项目42个,比2018年、2019年总和还多6个,签约资金共64.8亿元,比2018年、2019年总和多17亿元,其中心里程教育装备、帮豪种业、港东食品等11家企业投资规模超亿元。目前,正在积极与深圳鸿鑫亿服饰、广东晶安光学仪器等22家意向性企业洽谈,预计春节前可新增签约10家以上。

    二是补链强链日新月异。针对轻纺服饰这一首位产业,瑞歌途户外用品、知度服饰电商直播、G2000深圳区域总部回引、纺织废料处理利用、潮博服饰消杀等10个项目,涵盖了服饰产业的成衣加工、电商销售、总部经济、回收处理的大半条产业链,织布大户致景纺织也正在加快对接。针对农业大县这一县情特点,温氏集团、帮豪种业、汇娇调味品、中元羊肚菌、万合鑫食品、港东食品、红盘商超等11个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将把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发展推向深入。

    三是以商招商枯木逢春。经开区以存量引变量,积极招引实力企业以并购、入股、合作等方式积极盘活存量。10月26日,通济油脂与四川省农产品经营集团有限公司(省供销社子公司)签订股权并购协议,协议价格1.9亿元,11月7日,完成首期1000万元注资,次日开始检修设备,目前已恢复生产。11月2日,华橙酒业与重庆市古桔联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目前正在协商还贷和筹备复产。另外,经开区还正在跟进酱王府酒业收购濛山天一的相关事宜。

    一片大好招商形势的背后,也浮馈出一些潜在的困难和问题。一是审批承接能力不足,现阶段,虽给经开区下放了8项行政审批事项,但熟悉业务的人员不够,培训学习的时间不长,经开区手续办理的承接能力,还不足以支撑大批量企业的落地服务。二是企业投资信心不足,受疫情冲击,部分企业家对异地投资建设持谨慎态度,签约而不履约常有发生,如轻纺服饰产业峰会上签约的金本色服饰、凯思雅服饰、天成锦非等项目,招商引资更要独具慧眼。三是政策兑现能力不足,各地招商政策优惠战,“累死”了财政,也“惯坏”了企业,洽谈只问补贴,更有甚者,围墙建好就要补贴,招引同时更应准确分析项目衍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确政策兑现方式,才能更加坚定我们“舍不得孩子就套不住狼”的招商信心。

  1. 项目建设推进有序,但滞约犹在

    为提升开发区综合实力,夯实工业发展载体,县经开区积极加快基础配套建设,严格督促在建项目进度,着力促进产业项目集聚。

    一是配套建设紧锣密鼓。抓好西部国际服饰产业城建设和园区三期建设前期工作是今年经开区基建的中心工作。目前,产业城A1、A2、B1、B2完成装饰装修,C1、C2、D1、D2、D3及食堂二次构造已完成85%,预计年底完成食堂8803㎡主体建设及10.88万㎡厂房装饰装修,已启动1、2号职工宿舍楼建设。园区三期建设已录入省发改委重点项目库,已争取发行债券资金额度3.2亿元,已完成2.55平方公里测绘、立项、定界、房屋及附着物清理,并报请政府启动征地拆迁。

    二是轻资项目多快好省。经开区大力开展停产企业清退工作,腾退标准化厂房1.1万㎡,租用改建企业闲置厂房2.89万㎡,积极整理出轻资产企业快速进驻的良好空间。渠赢体育、万合鑫食品、云纳服饰、新悦诚汽车饰品、耐瑞休闲用品等12家企业已投产运行,港东食品、瑞歌途户外用品、纺织废料处理利用、知度服饰等10家企业正在加快装修,心里程教育装备(前期部分)、殷花服装、恒达圣维、龙宣五金、东欣电子等6家企业即将进场。

    三是择地项目快马加鞭。截至目前,经开区择地在建项目共15个,经开区按照“天督促、周调度、季分析”,督促倒排工期,优化施工方案,追赶工程进度。其中弘亨电机推进尤为迅速,开工仅一个多月,五金车间就竣工投运,现正进行钢结构封顶作业;汇娇酿造、贝森二期、幻彩新材料、铭校服饰、佳驰机械5个项目推进有序,正在进行基础处理和厂房主体修建;红盘商超、国粮食品、温氏集团、惠渠魔芋、羊肚菌5个项目完成场平和围墙修建,正在进行规划设计。

    今年以来,经开区建设高架林立,但制约因素也较为明显。一是承载能力日趋薄弱,经开区原核准面积2.35平方公里已开发完毕,已无可供之地,扩区资金又制约了扩建速度,可能导致一大批招商引资企业面临落地难窘境。二是企业实力良莠不齐,如富丽达纺织、闽品电子、段氏永蓝3个项目因资金等问题暂缓建设,针对闽品电子、段氏永蓝初选地块,经开区已重新招商择企入驻。三是供地过盛造成闲置,如光亚塑胶二期遥遥无期,土地也被抵押贷款,分批供地更能让园区土地更为集约、节约,而工业地产也正应该是平台公司的必备业务。

  2. 产值收益止滑提速,但短板犹在

    为夯实“工业挑大梁”臂膀,经开区成立了4个规上工业企业精准帮扶工作组,帮助解决企业问题185个,争取惠企资金444.71万元,切实助推了工业经济提速。

    一是规上固投动力强劲。推动投产企业及时升规入统是做强经济增量的重要手段,经开区现有规上工业企业59家,

    今年新增云纳服饰、耐瑞休闲用品、渠赢体育、新悦诚汽车饰品、弘亨电机、吉胜辣椒等9家规上企业,25个正在装修和在建的企业大大充实了明年升规入统的基础库。“要有数,先入库”,1-10月,经开区10个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累计入库12.93亿元,预计12月底可全面完成目标任务,其中服饰产业城、吉胜辣椒、汇娇食品等6个项目入库超5000万元。

    二是主导产业提速较快。受疫情影响,上半年经开区工业经济增速放缓,下半年逐步回暖提速。1-10月,经开区工业产值总量实现114.56亿元,同比增长12.15%。其中首位产业-轻纺服饰产业增幅最快,实现10.96亿元,同比增长29.94%;电子信息产业增幅较快,实现19.21亿元,同比增长20.49%;农产品加工产业增幅较缓,实现41.14亿元,同比增长5.38%;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增幅持平,实现25.38亿元,同比增长10.26%。

    三是投产达效带动明显。经开区现有员工2975人,其中乐士达电子、德铭电子、恒硕迪杰、汉碑酒业等10家企业员工超过100人。经开区平均工资水平约为3000元/月,技术工人最高工资为7400元/月,工资水平趋势向好。江小白因疫情影响暂时中止与汉碑合作,对整体税收影响较大,截至10月,经开区74家企业总计上缴税金1635.2万元,较去年下降22.7%。下半年,27家企业税收呈增长趋势,占比36.5%,服装产业初见成效,10家企业入库税金1156.3万元。

    各类发展指标态势喜人的背后,一些短板瓶颈却一直困扰企业发展。一是融资短板并未破解,由于受新冠肺炎疫情和国际形势的影响,很多企业今年都出现了资金问题,经开区有融资需求的企业共有30家,需求总额达4.94亿元,实际融资到位3.18亿元,缺口尚有1.76亿元,而银行融资“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二是物流短板居高不下,经开区货物吞吐量不大,没有一家大型专业物流企业,物流方式传统单一,企业物流成本约占主营业务收入的8%,比沿海等地区相比高出了5%。三是人才短板日益凸显。鉴于和发达园区比较而言的社保缴纳差异、工资水平差异、产城一体差异影响,我县20万产业工人回流不明显,随着首位产业的跨越发展,轻纺服饰产业工人缺口与日俱增。(审核、供稿:王小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