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乡村振兴
来源:定远镇
发布日期:2020-12-18
浏览次数:人次

    

    团寨村位于渠县南部,距县城22公里,因辖区内有团狮寨而得名。全村土地总面积2.3平方公里,共有634户2406人,其中党员60人。2014年,该村被确定为省级贫困村。近几年在市委组织部、市城投公司、市委老干局等单位的帮扶下,在县委县政府的关心关怀下,该村努力发展特色产业,积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集体经济实现“零”的突破并逐年增长,2019年村集体经济超过10万元,并成功创建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团寨村能在短短几年时间摘掉贫困帽子,大幅提升群众收入,得力于该村坚持产业融合发展,积极回引优秀农民工返乡创业,重视引进和发展特色产业,硕源果业、牧源农业、粤园农业等先后入驻,团寨村实现了产业多元化布局。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团寨村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关于“乡村振兴”的各项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团寨村结合实际,围绕发展特色种养殖业、改造农村人居环境、夯实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工作,着力建设宜居乡村。

    突出党建引领,促进村风文明

    以党支部标准工作法和农民工党建为抓手,着力党员、干部队伍的日常管理和能力提升,各支部全面宣传动员优秀农民工返乡创业,大力加强村级后备干部培养储备,认真落实“四议两公开”、“两评两议”,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党支部领导核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党员干部不仅在疫情防控、防汛抗旱、应急抢险等工作中身先士卒,还在敬老爱幼、和睦友邻、勤俭节约等方面以身示范,积极开展移风易俗行动,推动村规民约深入人心,促进形成感恩奋进和谐团结的社会氛围。

    引进特色产业,助民脱贫增收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团寨村紧紧围绕交通便捷、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在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下,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围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先后组织村社干部到周边乡镇学习借鉴产业发展的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多次召开村社干部、群众座谈会研究分析产业定位和发展思路,先后引进川鄂兄弟水产养殖、硕源水果种植、牧源肉牛养殖以及粤园柠檬种植等项目。通过几年的发展,已建成养殖水域500余亩、精品果园1200余亩,全村就业人口100余名,带动了十余户贫困户入股、养殖脱贫。

    壮大集体经济,实现健康发展

    通过科学研判,团寨村因地制宜,依托距花桥高速出口10.5公里及距离渠城近的优势,以千亩优质水果基地和粤园温泉度假村为依托,实施“打造产业升级,融合农旅发展”战略,坚持“公司+村党支部+农户”的发展模式,成立合作社负责项目实施,使用中省财政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建成村集体经济产业园,园区由硕源家业有限公司负责日常管理,村集体强化监管,实现了公司、村集体、群众“三方”受益。

    培养专业人才,提供技术支撑

    鼓励引导有志于在农村发展的大学生、外出务工人员等回乡创业,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创新创业,加强村两委成员、合作社带头人、农业大户的创新创业培训,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通过“农民夜校”、聘请专家、技师举办实用技术培训讲座等,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着力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几年来,共举办专题讲座30余场次,培养各类实用技术人才50余人,新发展肉牛养殖、葡萄种植、辣椒种植等规模产业3个。

    农旅融合发展,夯实乡村振兴

    近年来,团寨村借助特色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民俗乡村旅游,打造省级旅游扶贫示范村村,先后引进“灵湖温泉”、“硕源农业”等产业入驻发展,引导村民发展民宿4家、旅游购物网点2个、民俗表演队1支。“渔家乐”项目已完成规划并已逐步实施,以此辐射引领进一步促进乡村民宿、家庭农场、果蔬采摘、农耕体验等与产业协调发展,带动农旅融合发展。初步形成了以农家餐饮、特色民宿、农业观光等于一体的旅游发展格局,呈现出“旅游发展、全村繁荣”的喜人景象。

    生态文明引领,打造宜居乡村

    通过强化宣传引导、壮大队伍建设、紧抓考核问责,认真开展农村户居环境整治,将“五美家园”评比活动作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抓手,统一部署、统一要求,集中攻坚,每月量化、每季度奖评,规范村民行为,引导群众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保护优先、生态优先、绿色优先的发展之路。2020年团寨村将实施“幸福美丽新村”建设,通过油化道路、安装路灯、风貌打造、培育景点等进一步提升村容村貌形象,真正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幸福家园。

    “团结奋进,引领示范”。在市委组织部的帮扶指导下,在县委县政府的关注支持下,在镇党委政府的关心和村党支部的直接带领下,团寨村摆脱了贫困束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变化。2012年以来,先后被命名或评为“美丽渠县宜居乡村”、“市级四好村”、“省级旅游扶贫示范村”、“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

    审核人:刘鑫                                 上传人:黄柯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