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乡奋力推动2020年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
来源:望江乡
发布日期:2020-12-28
浏览次数:人次

​    2020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望江乡围绕“特富美安”发展要求和“一区三地一城”奋斗目标,组织动员全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牢记使命、担当作为、攻坚克难,各项工作都取得了较好成绩。

    一、加强党的建设,全面筑牢党的执政基础

    加强党的建设,从严管党治党,推动基层组织建设扎实有效,党建引领作用发挥明显。一是坚持理论武装头脑。坚持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将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最重要的政治任务,组织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组织集体学习6次,学习重要文章12篇,党委班子成员理论水平普遍得到提升。二是持续建强基层组织。落实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决策部署,持续推进“一肩挑”工作要求,建制村(社区)减少28.6%,“一肩挑”实现率达到50%,一批责任心强、发展潜力大的干部承担起村级组织的责任,有效推动村级组织建设向上向善发展。三是从严监督执纪问责。聚焦脱贫攻坚、环境保护、疫情防控、“六保六稳”等重大事项,集中监督力量常态开展监督执纪。开展监督检查25次,谈心谈话205人次,监督发现问题线索1件,处置上级交办问题线索2件,免职2人,批评教育2人,谈话提醒1人,谈话诫勉1人,充分发挥了纪律保障作用。四是深入开展整治活动。按照上级统一安排,扎实开展整治群众最不满意10件事活动。对于群众诉求,对照限期解决、政策解释、向上反映等方式分类解决,处置问题反映233条,解决到位158条,政策解释71条和向上反映4条,整治垃圾转运点15个、安装路灯15盏、维修村道8.4公里。

    二、发展乡村产业,推动经济社会提档升级

    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大力实施招商引资专项行动,鼓励引导各种主体发展壮大农业种养业,全面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一是大力实施招商引资。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大力实施优秀农民工回引工程,外出招商洽谈4次,达成投资意向1个2000万元,开工投资项目7个4340万元。二是巩固粮食油料生产。坚持“稳播面,育良种,促增产”思路,落实“农业多贡献”要求,坚决杜绝撂荒现象,全乡粮油播面稳定并较往年略有增长,促进主粮增产增收,充分保障主粮安全。三是做好黄花品牌文章。将“黄花”产业作为首位产业和特色产业,注重本地黄花品种的保护和选育,巩固黄花栽植面积3000亩,加大新技术推广力度,加强黄花生产全过程管控,努力创建绿色有机品牌形象。全力推广中国黄花之乡的品牌效应,对接权威媒体全方位报道宣传黄花品牌,提升知名度和知晓度。四是发展特色产业经济。望河社区、和乐社区以农村社区商贸业和种养殖业为主,着力打造商贸繁荣、农业产业优势明显的农村社区;搭莲村、新房村、西阳村、双盘村、东阳村、梅乐村等村发展花椒、柑橘、蜂糖李等产业;西阳村、双盘村等村重点发展生猪养殖产业,全面建设畜禽养殖、瓜果蔬菜种植、水产养殖、食用菌种植生产以及粮油生产基地。

    三、决战脱贫攻坚,坚决打好全面小康胜仗

    将脱贫攻坚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集全乡干群之力,尽锐出战,全力攻坚,让全乡脱贫攻坚工作经得起检验。一是巩固提升结对帮扶成效。坚持长效常态,突出帮扶重点,帮扶单位和帮扶责任人落实“脱贫不脱帮扶”要求常态长效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引导贫困户树立感恩意识和不等不靠思想,充分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二是精心组织问题清零。全面梳理2016年以来脱贫攻坚各级各类问题144条,找短板、补不足、促整改,落实责任全面整改销号,群众认可度100%,六有一高全部合格,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效。三是落实脱贫攻坚长效机制。定期研究脱贫攻坚重点事项,召开业务培训会2次,动员部署会2次,工作推进会3次、问题会商会3次,解决操作中问题5个,脱贫攻坚领域反馈问题全部整改到位。四是做好脱贫调查登记工作。按照调查登记时间节点和工作程序要求,配合调查组全覆盖开展668户2245人贫困户调查工作,提升脱贫攻坚成色,保证脱贫攻坚成效。五是有效对接乡村振兴。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程和农村产业对标摸底工作,全面摸清农业产业情况,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工作部署。

    四、压实环保责任,着力建设绿色美丽家园

    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全面落实环境保护相关工作,全面创建流江河河长制示范乡镇。一是全力保护流江河。对流江河段水面漂浮物及沿岸白色垃圾定时清理,做到河岸境界河面清澈。落实巡河、巡水库工作制度,建立5名巡河员组成的巡河队伍,做到定期巡查,严防电鱼、毒鱼和炸鱼事件发生,依法依规处置非法捕鱼行为2起,维护流江河相关河段生态安全。二是抓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抓好秸秆禁烧为重点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开展秸秆禁烧专题培训及会议5次,全年累计印发各类宣传单600余份,累计开展大喇叭流动宣传、检查8次,落实乡村社干部包保责任,推动相关工作落实到位。三是全面开展“五治”工作。加大资金投入,持续开展“五治”工作,落实社区干部包段包户、村(居)民小组长包组,环治工作成效与与干部绩效工资挂钩制度,督促基层干部有效落实环治工作,场镇卫生面貌、商户环保意识大为改观,农村垃圾全面落实户集村收乡运要求,城乡环境卫生焕然一新。四是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提升行动。开展“五美家园”创建、美丽乡村建设行动,做到宣传到位、定期督导、评比激励,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提升行动,全面美化乡村环境。

    五、强化基层治理,提升群众幸福感满意度

    突出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坚持民生工程做实做细,社会治理惠民安民,大力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满意度。一是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常态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按照乡领导包村、村社干部包户的要求,实行专人管控,精准管理,精准排查,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置、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平稳。二是抓好惠民相关工作。兑现惠民政策,及时拨付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农作物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各项惠农补贴资金。完善各类困难群体救助机制,落实好城乡低保和“五保”供养等各项政策。三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开展法治宣传活动6次,组织开展涉军维稳、农民工工资兑现等重点领域清理和治理。信访维稳工作平稳有序,无越级访、进京访,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进一步提升。四是抓实安全生产工作。落实责任,突出重点,坚持经常,安全生产各项措施进一步落实,森林防火、防汛减灾、道路交通等方面安全形势稳定,未发生一起安全生产责任事故。五是丰富基层治理手段。整合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力量,推动“大调解”工作向纵深发展;加强法制宣传和道德示范,尊重群众主体地位,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持续提升德治、法治、自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