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2+X”住房保障体系 四川这样温暖“住有所居梦”
来源:县政府办公室
发布日期:2021-05-18
浏览次数:人次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通报,对2020年落实稳就业保民生等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取得明显成效的216个地方予以督查激励,相应采取资金、项目、土地、改革先行先试等30项奖励支持措施,四川省遂宁市因在推进棚户区改造上的探索,而榜上有名。

  为何是遂宁?在推进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遂宁将棚户区改造与海绵城市、公园城市、智慧城市等创建有机结合,完善配套设施,打造精品工程,厚植绿色底蕴,走出了一条具有特色的棚户区改造新路。

  “在棚户区改造工作推进中,我们积极打造高效工程、精品工程、生态工程、发展工程、民心工程,让人民群众住有所居、住有宜居、住有雅居、住有安居、住有乐居。”遂宁市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

  不仅仅是遂宁市,我省各地深入推进包括棚户区改造在内的住房保障工作,切实惠及民生发展。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四川有100多万户困难家庭“出棚入楼”。

  多措并举,让困难群众实现“住有所居梦”。

  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我省已建立形成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为主体,以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改造和共有产权住房为补充的“2+X”住房保障体系,累计25.7%的城镇常住人口家庭享受了住房保障。

  A

  民生为要

  “出棚入楼”让困难群众住有所居

  住房保障是经济命题、社会命题,也是民生工程、信心工程。

  对此,遂宁市河东新区任家渡居民任友强深有体会。“正是通过棚户区改造,我们家才从老旧的砖瓦房搬进新建的‘暖心房’。”

  任友强所在的“暖心房”小区,名为晨曦小区。小区整体色彩搭配沉稳大气,地面停车位划分整齐,小区绿化错落有致,是遂宁市河东新区最大的棚户区项目任家渡城市组团之一。

  据了解,任家渡城市组团位于河东新区二期,分A(山水小区)、B(田园小区)、C(阳光小区)、D(晨曦小区)四个地块建设,总占地面积约25.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75.3万平方米,总投资约13.5亿元,共建设住宅5384套,配套有集中商业、养老公寓、社区服务中心、物管用房等。

  实际上,自棚户区改造工作开展以来,遂宁市累计投入资金约450亿元,实现棚户区改造开工约11.15万套(涉改面积约1003万平方米),惠及居民33.45万人。其中,2020年棚户区住房改造开工9522套、基本建成3888套,完成投资70.6亿元,名列全省前3位。

  遂宁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棚户区改造,该市实现33.45万人“出棚入楼”,搬入环境优美的小区,享受专业物业服务,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户均住房面积从不足60平方米增加到90平方米,棚户区居民喜迁敞亮新居的梦想得以实现。“通过棚户区改造,拆除了大片破旧的棚户区,将腾清地块与周边住宅小区、商业街区、休闲绿地等共同规划、打造,使得城市布局更加合理、交通出行更加便捷、产城融合更加紧密,实现了人居环境和城市品质双提升。”

  近年来,全省以新理念新举措推进棚户区改造提质增效,鼓励多主体参与,高起点、高标准实施,多措并举推进棚户区改造。

  “十三五”时期,四川实施棚户区改造109.1万套,330万居民实现“出棚入楼”,实施老旧小区改造9300个,惠及群众104万户,居住品质明显提升。

  不仅仅是棚户区改造。在公租房保障上,四川公租房已实现兜底保障。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全省共筹集公租房63.9万套,在保家庭60.5万户,向38.4万户住房困难家庭发放了公租房租赁补贴5.9亿元,将30多万农民工等新市民纳入了公租房保障,城镇低保、低收入家庭基本实现应保尽保。

  “住房城乡建设厅发挥牵头作用,联合省级有关部门统筹全省棚户区改造工作,合理界定改造范围标准,指导地方规划实施棚户区改造。”省住建厅住房改革和保障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全省各地坚持立足实际,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创新推进,实现了人民住房改善、城市有机更新、投资促进明显的综合效益。

  B

  机制创新

  切实加强住房保障向改革要动力

  加强住房保障,应当向改革要动力,切实增进群众福祉。

  在推进棚户区改造中,遂宁市探索出一系列做法。遂宁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遂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棚改工作,全市住建系统按照相关要求,积极主动作为,努力开拓创新,将棚户区改造与海绵城市、公园城市、智慧城市等创建有机结合,构建形成了深入推进棚户区改造的“五大体系”——即:整体联动的组织工作体系、完善有力的政策支持体系、科学高效的分级预警体系、多元投入的资金保障体系、严格完备的督导考评体系,走出了一条城镇棚户区改造的新路。

  在组织工作体系方面,遂宁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的住房保障工作领导小组,住房城乡建设、发展改革、财政、审计等市直部门为成员单位,构建出“属地负责、条块结合、以块为主、职责明确”的工作推进体制。

  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遂宁市储备棚户区改造专项债项目33个、发债项目21个,发行棚户区改造专项债券23.9亿元。同期,争取保障性安居工程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共计78个项目、总投资136.45亿元,争取资金18.57亿元。

  同时,在棚户区改造推进中,遂宁还进行了一系列探索。践行公园城市理念,遂宁在棚户区改造中同步打造城市公园,将棚户区改造安置小区打造为“步步见绿、百米见景”的美丽生态居住区。“如射洪市紫云棚户区改造项目,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依托,实施绿化美化工程,投资约5.4亿元,同步毗邻建设紫云文化公园,占地面积约650亩,园林绿化约9万平方米,打造出一个高品质具有特色的生态休闲公园。”

  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中,如何加强管理,在准入、使用、退出等方面建立规范机制,实现公共资源公平善用,真正使住房困难群众受益?关键在于确保公租房分到最需要的群众手里。住房城乡建设厅住房改革和保障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四川创新实施“两清单、两机制”,织密住房保障网。

  “我们建立保障性住房房源和保障对象清单,摸清保障能力和保障水平,借助住房保障信息平台,对全省保障性房源信息和保障对象人员信息实施信息化管理,实现‘人-房’精准匹配,一套一档。”上述负责人表示,在“两清单”方面,全省共采集49.6万套房源和47.0万户、75.0万人保障对象信息,初步实现“人-房”相适。

  加强对公租房的动态监管。四川建立保障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各地依据经济发展水平、保障性住房存量、保障对象轮候退出数量、租赁补贴和实物保障的比例、市场租金变化情况等指标,动态调整保障对象准入条件和标准。

  C

  把握机遇

  开创“十四五”住房保障新局面

  今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如何开创四川“十四五”住房保障新局面?

  “我省的城镇高质量发展方向,就是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大背景下,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对此,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住房保障关系城市发展和民生福祉,同样要把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发展机遇,全力开创住房保障新局面。

  对于遂宁来说,目标任务很明确。“上榜全国2020年棚户区改造工作激励支持的城市名单,只是一个新起点。”遂宁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市将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棚户区改造为抓手,推进城市更新,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提高城市治理能力,着力解决各类“城市病”,不断提升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努力建设成渝地区高品质生活宜居城市。

  在全省层面来讲,开局“十四五”有着明确的方向和目标。

  住房城乡建设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四川将以改善住房品质和居住环境为重点,稳步实施棚户区改造,加快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科学确定棚户区改造规模,2021年全年开工4.5万套,全面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新开工改造老旧小区6000个。

  同时,大力增加保障性住房的有效供给。不仅仅是推进面向城镇户籍且住房和收入“双困”家庭的公租房,还有更深入的探索——通过保障性租赁住房解决“新市民”的住房困难,将是“十四五”住房保障的重点工作。

  实际上,从2020年开始,四川已主动开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试点——探索在成都、泸州、绵阳、宜宾、南充等5个城市开展省级建设试点,通过市场租赁、非住宅改建、现有政策性住房转化和新建等方式筹集房源,进一步完善“新市民”保障。

  “四川在全国率先开展‘农民工住房保障行动’,累计保障农民工158276户。2020年,全省共新增住房保障家庭4.2万户,其中‘新市民’群众就达到了3.9万户。”住房城乡建设厅住房改革和保障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四川将继续抓好5个省级保障性租赁住房试点,积极探索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和企事业单位自有闲置土地新建,支持产业园区配套建设和“商改租”“工改租”等非住宅改建,从租赁市场、老旧小区改造、原有人才公寓等政策性住房转化等多种筹集渠道来推进住房保障工作。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发展机遇的把握,也是重要方向——去年以来,四川住房城乡建设厅与重庆市住建委共同研究制定了《深化川渝住房保障合作工作方案》,共同推动公租房保障范围城镇常住人口全覆盖。

  “四川与重庆携手,加快推动完善川渝地区住房保障信息共享,在当地信息公开平台建立‘川渝地区住房保障信息公开栏’,公开对方城市住房保障政策、申请渠道、房源和保障对象情况、网上申请入口等信息,在公租房申请窗口设立‘绿色通道’,逐步实现川渝地区公租房网上申请,实现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住房城乡建设厅住房改革和保障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安宁)

文章转自达州市人民政府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