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门情况
(一)部门机构设置、职责
本单位是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内设4个股室,为财政拨款预算单位。
主要职责是:
1. 贯彻执行国家和省有关工业经济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研究拟定促进工业园区工业经济持续、协调、科学发展的规范性文件,研究拟定工业园中长期工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报县委、县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2. 组织实施工业园区工业领域产业政策,负责园区工业企业的清洁生产安全、环境保护、节能降耗和资源综合利用工作。
3. 负责监测园区内工业经济运行调节监测,分析工业经济运行态势,协调解决工业园区内企业生产运行中涉及财政、信贷、税收、融资担保等方面的问题,组织实施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工业强县的政策、决定、决议。
4. 负责工业园区内企业技术改造项目的上报、审批,核准,确认和登记备案与监督,指导工业企业技术的创新、引进,并对重点项目组织实施监督。
5. 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负责编制工业园发展规划和建设规划,按照法定程序经批准后付诸实施。负责制定工业园区的有关行政管理办法,优化工业园的投资软环境,对影响工业经济发展持续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格查处和纠正,开展并落实招商引资。
6. 经县政府授权统一管理工业园区内各类基础设施和投资项目的规划、定点,初设审批、施工。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建筑工程的招投标、开工、质量监督工作。
7. 根据县委、县政府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依法进行园区内土地的开发和利用工作,负责协调落实园区内各、企业各项资金扶持工作。
8. 负责管委会机关党群人事工作,指导园区企业党风廉政建设,纪检监察工作,负责好园区内集体经济和民营经济管理,实施和维护好企业稳定工作。
9. 联系工业领域社会中介组织,指导园区企业管理人员培训和工业行业职业技术培训工作。
10. 负责协调工业园区企业各项行政性审批工作。督促好园区企业做好职工社会保险工作。
11. 承办县委、县政府交办的其它工作。
(二)人员构成情况
本单位编制总数12人,事业编制12名,实际财政供养人员13人,其中在职人员13人。长期聘用17人。
(三)本预算年度的主要工作任务
1. 夯基础,做特色,打造智慧园区。
(1)夯实发展基础。启动渠县经开区三期2.59平方公里土地前期工作,建设西部服饰产业城标准厂房15万平方米。
(2)做强特色产业。依托渠县资源优势,推动通济油脂、汉杯酒业、宕府王杨二嫂等农业龙头企业,采取引战合作、校企共研等方式,大力发展精深加工新技术,逐渐形成“一乡一品”特色发展模式,创建省级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
(3)打造智慧园区。依托航天科工INDICS+CMSS平台技术和军工级网络,建设渠县经开区产业服务、安全环保监控、运营招商3大板块云平台,为县委、县政府和主管部门掌握经开区企业现状、生产安全、治安安全、环境保护等情况,政策制定、产业招商提供可视的数据支撑与信息服务。
2. 补短板,添措施,增强发展动力。
(1)补足融资短板。充分借力“园保贷”、“工业应急转贷资金”、“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等政策扶持,定期举办举办“行长进园区进企业”、“金融产品推介会”等活动,加强债权转股权引导,优化恒基公司资产,切实做实企业融资担保品牌,逐步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
(2)补上物流短板。积极对接市级签约物流企业,降低电子企业物流费用;做实正在编制的《渠县物流发展规划》中的工业园区物流内容,包装引进优质物流项目,谋划储备园区铁路专线项目,壮大做强恒基物流,开展园区物流普查,加大园区货物整合力度,逐步解决物流贵问题。
(3)补齐用工短板。积极协同渠县人社局、渠县就业局,抓住在外务工人员返乡的几个高峰期,在火车站、汽运站、万兴广场及场镇设立招工站点,多形式开展用工宣传,创新职业技术教育订单培训,加大员工普惠政策兑现力度,加快产城一体化建设,逐步解决招工难问题。
3. 育品牌,促转型,构建交流平台。
(1)加大品牌培育。进一步打响“渠字号”品牌,引导本地消费流向园区,助力企业良性循环。支持企业争创国家级和省级品牌,组织参加国内外知名品牌会展活动,做响“渠字号”品牌,让园区的3瓶酒、2朵“花”、1瓶醋、1桶油,走进千家万户。
(2)推动转型升级。鼓励技术创新,落实“八个一”帮扶政策,制定“一对一”帮扶方案,推进“设备换芯、产品换线、机器换人、技术换新”技改扩能工程,进一步做大园区企业;积极推动潜力企业,利用现有生产平台,与行业龙头企业达成合作协议,实现共赢局面。
(4)构建交流平台。鼓励优质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交流合作,建立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储备库,做到“成熟一批、创建一批”。搭建企业家交流平台,推动同行业、同层级之间的交流合作,形成以强带弱、抱团取暖、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
4. 强载体,兑承诺,助力招商引资。
(1)加强载体建设。建成西部国际服饰产业城二期一阶段标准化厂房和职工食堂。同时,把产业城社区建设纳入建设计划,进一步完善生活服务配套设施。
(2)落实优惠政策。按季度定期核对要素企业的比对数据和生产企业的实际票据,为企业核实申报要素补贴资金,真正做到“说到做到”。切实落实《关于鼓励入驻西部国际服饰产业城的若干意见》《渠县鼓励电子信息产业加快发展的十一条意见的通知》等惠企政策。
(3)狠抓招商引资。瞄准“3类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充分发挥县级招商小分队引领推动作用,通过走出去、请回来的方式,让客商了解渠县,爱上渠县,投资渠县。组织园区存量企业、合作科研单位开展以商招商活动,引回一批上下游中小企业,健全产业链条,壮大经济总量,力争2020年招引企业30家以上。
5. 尽职责,强监管,建设美丽园区。
(1)做优服务保障。按照上级文件要求,收集企业困难,建立问题台账,明确帮扶部门,落实完成时限,切实提高企业家幸福感,认同感;汇同住建、经信、行政审批等部门,组建审批并联、工程建设项目、企业登记三大专区,变办事“只跑一次”为“一次办好”,使企业入园由14个工作日缩短至3个工作日。
(2)强化安全监管。全力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建立企业安全档案,定期开展隐患排查,防范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推行安全例会制度,展开安全经验交流,通过红红脸、出出汗的方式,提高企业家的安全生产意识;持续开展安全体检,时刻敲响安全警钟。
(3)杜绝环境污染。根据园区规划环评,加大环保设施投入,加强企业环保设施使用监管,整治园区雨污管网及周边污水沟渠,强化施工工地扬尘防治,督促在建项目落实施工现场封闭围挡、路面硬化、车辆遮盖等措施。配合牵头部门,做好川东农药、丰乐化工搬迁工作。
二、收入预算说明
(一)2020年收入预算185.0268万元。其中:财政拨款185.0268万元。
(二)2020年收入预算比2019年预算收入172.4601万元增加12.5667万元,主要有因是人员工资福利支出增加。
三、支出预算说明
(一)2020年本单位基本支出预算102.4601万元。
本单位2020年基本支出预算比2019年基本支出预算115.0268万元增加12.5667万元,增加部分为人员工资福利支出。
(二)2020年项目支出预算70万元,主要项目是“园区物业管理工作经费”、“园区招商与政务服务工作经费”、“园区企业管理与服务工作经费”、“园区建设工作经费”等4个专项工作经费。
本单位2020年项目支出预算比2019年项目支出预算70万元无增减。
四、政府采购情况
2020年涉及政府采购项目0个,预算资金0万元。
五、政府购买服务情况
2020年涉及政府购买服务项目0个,预算资金0万元
六、2020年机关运行经费预算情况
2020年本单位履行一般行政事业管理职能、维持机关运行,用于一般公共预算按排的行政运行经费,合计17.2542万元。包括办公费及印刷费、邮电费、差旅费、会议费、福利费、日常维修费、专用材料及一般设备购置费、网络运行维护费、办公用房租赁费、办公用房水电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以及其他费用。
七、国有资产占用情况
本单位共有车辆2辆,其中:一般公务用车2辆;单价50万元以上通用设备0台(套),单价100万元以上专用设备0台(套)。
八、“三公”经费财政预算情况说明
(一)“三公”经费财政预算总体情况说明
2020年度“三公”经费财政预算数为16.72万元。
(二)“三公”经费财政预算具体情况说明
2020年度“三公”经费财政预算中,因公出国(境)费预算0万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预算9万元;公务接待费预算7.72万元。
九、名词解释
1. 财政拨款收入:指单位本年度从本级财政部门取得的财政拨款,包括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和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
2. 机关运行经费:指各部门的公用经费,包括办公及印刷费、邮电费、差旅费、会议费、福利费、日常维修费、专用材料及一般设备购置费、办公用房水电费、办公用房取暖费、办公用房物业管理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以及其他费用。
3. 机关运行经费:指各部门的公用经费,包括办公及印刷费、邮电费、差旅费、会议费、福利费、日常维修费、专用材料及一般设备购置费、办公用房水电费、办公用房取暖费、办公用房物业管理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以及其他费用。
附:渠县工业园管理委员会2020年部门预算公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