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崇镇】“三前置”打造社会治理新体系
来源:文崇镇
发布日期:2024-01-08
点击数:人次

  文崇镇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以“源头治理、多元化解、一站调处”为目标,通过“三前置”实现由“事后应对”向“源头治理”的精彩蝶变,在维护辖区社会和谐、平安稳定中发挥了显著作用。

  一、诉求排查前置,提前感知涉访隐患

  健全以村(社区)为主的信访矛盾隐患排查机制,以“网格+”模式,拓宽基层矛盾纠纷排查维度,充分发挥村网格员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全镇8个村(社区)21名网格员,围绕婚姻家庭、劳动保障、经济纠纷等重点领域进行常态化、全覆盖排查,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人”。村党支部书记为村级“信访第一责任人”,政法委网格员为“信访具体负责人”,对排查收集到的矛盾隐患和村民诉求限期处置。

  二、矛盾化解前置,及时处置涉访事项

  探索实施“六步矛盾排解法”和“15字群众工作法”,即全面排、用心听、依法调、融理讲、倾情帮、及时访和坐得拢、谈得来、听得进、帮得了、办得实。2023年共接待群众来访23人次,受理、办理12345政务平台转交事项235项,简易程序化解矛盾纠纷10件,成功处置突发涉稳事件2件。开展重复信访事项集中化解专项行动,化解县交办事项14件,通过信访工作联席会办化解重点信访问题2个。一次性化解率明显提升,2023年全镇信访积案显著下降。

  三、源头预防前置,有效杜绝涉访风险

  镇党委、政府坚持源头治理预在先、防在前,把风险问题防范放在工作开展前端,真正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绘制文崇镇社会治理点位分布图,重点对土地房屋征收拆迁、土地整治项目、重大工程建设、重大行政执法决策等场景,信访工作人员提前介入,全面推进合法性审查建设,打通基层依法治理“最后一公里”。通过前置政策宣传、风险评估、做好群众思想工作,从源头上减少信访问题发生,为文崇镇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文崇文桥沟段防洪治理项目启动之初,需要占用群众耕地,当时村民不理解、有意见、存疑虑。为此,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先后多次召开集体协商会议,信访工作人员主动参与其中,解决存在的法律实体和程序问题,随同村干部走访每家每户,及时化解村民疑虑,现已全面完成登记造册工作并经群众签字确认。

  供稿:何建华,审核:熊小磊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