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做好2025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渠县自然资源局闻令而动、主动作为,采用“三清单一台账”工作法,防止“走马观花”式排查,逐点交账、逐项销号,做实做细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
一是建立隐患点排查清单。全县现有地质灾害隐患100处,按照一点一清单原则,制作隐患点排查清单,明确将隐患发展趋势,威胁(常住)人员核实,“两卡一表”发放,专业监测设备运行维护,专职监测员履职能力考核,警示标识更新完善,宣传培训和应急演练等内容纳入排查工作范围,做到边排查、边整改、边完善,落实专职群测群防监测员100人,更新完善地质灾害防治预案100份,落实地质灾害驻守技术人员4人。
二是建立销号隐患“回头看”清单。针对已销号隐患开展“回头看”,着重查看销号隐患是否存在复活迹象,对可能再次“复活”的点位及时纳入预案加强管理;对实施避险搬迁的销号隐患点,设置警示标牌,拉设警戒线,严控人员活动;对通过工程治理销号的隐患点,全面核查工程功效发挥情况,及时清淤加固。
三是建立在建工程等重点区域排查清单。在建工程领域地质灾害频发,为做好在建工程等重点领域地质灾害防范工作,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在建工程等重点区域排查清单。将工程项目的负责人、防灾责任人和专职安全员纳入地质灾害风险预警系统,指导项目施工方完善预警响应机制,加强营地周边风险隐患巡查排查,开展宣传培训和应急演练,落实避险转移路线和安置场所,确保巡查到位、监测到位、预警到位、响应到位。
四是建立疑似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台账。充分利用群防群治“人民防线”,以行政村(社区)、行业主管部门为单元,排查地质灾害隐患,力求做到隐患排查无死角。同时针对村(社区)、行业主管部门报送的疑似地质灾害隐患建立疑似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台账,落实专业技术力量逐一排查核实,对符合纳入预案要求的点位及时按程序纳入预案并落实防范措施,对需要移交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的隐患及时书面移交并提出防治建议,确保隐患处置不缺位。
(供稿:余春;编辑:龙洋;审核:杨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