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渠县县委、渠县人民政府:
2024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县教育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持续完善教育领域法治建设,努力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为全县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现就2024年我局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强化组织领导,压实法治责任。一是健全工作机制。我局将法治工作纳入教育整体工作中,由政策法规股具体负责统筹协调和指导全县教育系统普法工作。学校充实调整以校长负责制为主的普法工作组,做到职责明确、协调配合、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形成了良好的法治建设工作氛围。二是保障制度落实。建立健全奖惩制度,将法治教育工作与绩效考评、评先创优相挂钩,促进学校抓好普法各项工作的落实,法治工作坚持做到有部署、有检查、有总结。对全县学校章程按照相关程序进行合法合规性审核,对符合要求的学校章程予以核准备案,不符合要求的学校章程予以整改。三是强化制约监督。充分发挥依法治校领导小组和法律顾问的作用,依法依规对教育系统重大事项进行决策。通过政府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全面公开教育政策、办事流程、招生信息等政务信息,确保公众知情权,接受群众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2024年牵头办理县人大议案11件,县政协提案(信件)18件,主办15件,协办25件,均已按时按质办结。
(二)开展分层培训,提升法治素养。一是开展骨干培训。强化对学校负责人、校(园)长法治素养培训提升,将法治教育纳入全县校长培训计划,开展会前学法300人次以上;进一步完善学校法治课骨干教师和专任教师培训制度,加强对法治教育专职和兼职教师培训提升,集中参加市级培训1次,集中开展县级培训1次,培训人员180人。二是强化社会培训。加强法治副校长和法治辅导员队伍建设,统一聘请公安、检察、法院、司法系统71名干警、12名检察官、3名法官、3名司法所长担任全县中小学法治副校长,学校法治副校长配备覆盖率达100%。法治副校长进校园举办专题讲座90余场次;同时会同派出机关、聘任学校对所有聘任法治副校长进行了年度考核和续聘。三是加强全员培训。加强对教职员工的普法教育,将法治教育纳入教师职前培训和继续教育计划,重点学习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让法治教育进学校进课堂进头脑。开展校级培训93次,培训教师9200人次。
(三)夯实活动载体,开展法治宣传。一是开展“法律进校园”宣传活动。一是印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宣传资料1.3万余份;中小学校组织学生开展法治主题班会380余堂;全县中小学在中国法治网注册学习并开展法治网络知识竞赛,我县共有78所学校6万余人参加竞赛,竞赛参与率居全市第一;观看法治类视频570余场;分批组织全县中小学生走进渠县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常态化开展法治演讲比赛、模拟法庭、以案说法等第二课堂活动10余个类别,全年制作法治宣传黑板报达90余版面。二是开展“国家宪法宣传日”活动。认真组织2024年12月4日第十一个“国家宪法日”暨第七个“宪法宣传周”,制作宪法专题宣传展板和普法专题展板各3个,发放法律条例宣传册1200余册、宣传单7800余份,印发法律法规宣传资料5.3万余份发放到学生手中,让学生带法回家,筑牢法治观念根基。三是开展“学宪法讲宪法”活动。紧紧围绕宪法与国家、宪法与社会、宪法与法律、宪法与个人主题,把宪法学习宣传教育与学生思想政治建设结合起来,大力组织开展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5月16日,我局组织参加达州市中小学生“学宪法讲宪法”系列比赛活动获得全市团体一等奖。9月我局组织参加四川省教育厅举办的第九届全省学生“学宪法讲宪法”系列活动斩获佳绩。
(四)聚焦未保工作,助力健康成长。一是心理疏导方面。联合县妇联、心理咨询师协会定期组织志愿者深入社区、学校,为未成年人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和一对一辅导。针对学习压力大、家庭关系紧张等问题,专业心理咨询师运用沙盘游戏、绘画治疗等方式,帮助孩子们释放情绪、疏导心理。在中滩镇,学生小闫曾因父母离异产生厌学情绪,志愿者持续跟进,多次家访沟通,安排心理老师定期辅导,逐渐帮她打开心扉,学习成绩也有了显著提升。二是生活保障方面。建立了全面的困境儿童救助体系。对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低保家庭儿童等,按照标准发放生活补贴,并定期走访了解生活状况。2024年,为300余名困境儿童发放了助学金,保障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同时,联合爱心志愿者协会、爱心企业等,为孩子们捐赠衣物、学习用品等物资。在寒冬时节,为偏远地区的孩子们送去羽绒服、棉被,让他们温暖过冬。三是关爱留守儿童方面。县教育局联合县民政局、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到乡镇学校开展“宕渠护童”送温暖活动,为留守儿童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安全教育知识讲座,向留守学生普及校园“六防”安全知识,增强留守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假期还组织了各类公益夏令营,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能力。
二、存在的不足及原因
2024年,县教育系统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待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和短板。一是少数领导干部对法治政府建设认识站位不高,缺乏推进工作的自觉性、主动性;二是部分教师对法律政策知识的重视程度不够,法纪观念有待提升;三教育行政部门没有专门的行政执法队伍,执法人员分散在各业务股室,执法人员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四是部分学校法治宣传教育形式单一,学生法律意识比较淡薄。
三、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一)加强法治建设组织领导。调整由局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股室长为组员的相关法治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抓好各项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健全法律顾问机制,与宕渠律师事务所律师许青山签订聘任协议。充分利用书籍、网络微信公众平台等途径,带头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引领全系统受教育人数达9100余人次。
(二)集体研究法治重大问题。坚持民主集中制,对重大问题进行集中研究。局主要负责人会同班子成员根据工作情况适时听取法治建设工作情况报告,研究涉及“三重一大”事项、党风廉政建设等重大法治问题,切实做到依法依规决策,集体研究决策。公开教育系统政务信息160多条,成功化解1起劳动人事纠纷仲裁案。
(三)带头抓好党风廉政教育。局主要负责人带头履职尽责,利用周一工作例会时间,组织全体机关干部和教职工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等法律法规,持续开展师德师风专项治理,支持纪检组履行好监督执纪问责职责,切实把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扛在肩上、放在心上、抓在手上。
四、下一年度工作安排
(一)完善体制机制,夯实法治建设“责任链”。全面深化依法治教战略布局,构建“部门统筹、多方协同、社会参与”的法治工作格局。完善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运行机制,建立办学行为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创新构建教育法治联席会议制度,将法治建设指标纳入教育督导评估体系,形成“年初定责、季度督查、年度考核”的全周期管理体系。
(二)强化头雁效应,争创法治建设“领航员”。坚持把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模范守法作为树立法治意识的关键,实施“五个一”学法工程:每日一案例研读、每周一专题学习、每月一法治讲堂、每季一能力测试、每年一述职评议。通过庭审观摩、执法跟岗、纠纷调解等沉浸式教学,提升依法决策能力。完善领导干部法治档案制度,将法治素养和依法履职情况纳入干部选拔任用指标体系。
(三)创新治理模式,构建法治建设“生态圈”。健全行政执法程序,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完善执法责任制、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等,不断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针对校外培训监管、校园安全治理、师德师风建设等重点领域,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和专项治理活动,构建起全员参与、全程融入、全域覆盖的法治教育新生态。
中共渠县教育局委员会 渠县教育局
2025年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