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李馥镇大力开展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培育储备三年行动,聚焦“选、育、管、用”全链条发力,着力打造一支高质量的后备干部队伍,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强人才支撑,为2025年村(社区)换届工作强化人才组织保障机制。
精准“选苗”,建好后备干部“蓄水池”。李馥镇坚持“广开渠道、精准识别、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十六字选人原则,通过摸底排查、群众推荐、党员自荐、组织考察等方式,对候选人的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工作能力等进行全面评估,从返乡大学生、创业能人、致富带头人、退役军人、优秀党员、网格员及现任村(社区)“两委”干部等优秀群体中选拔储备了一批村(社区)“两委”后备人才。2024年,李馥镇选拔村“两委”后备干部15人,其中35岁以下占比66%,大专以上学历者占比75%。
多维“育苗”,搭好后备干部“成长梯”。李馥镇推行“结对帮带 理论学习 实践练兵”模式,通过联村领导、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与后备干部结对帮带,创新开设“基层党务培训班”“乡村振兴讲堂”,邀请专家传授党建实务、产业发展等实用技能,同时组织参与矛盾调解、土地流转、重大项目、环境整治等各种一线任务。2024年至2025年3月底李馥镇开展帮带活动10次,举办专题培训班6期,参与解决村(社区)事务30余件,进一步帮助村(社区)后备干部快速掌握村(社区)事务、理清工作思路,增强综合能力素质。
动态“管苗”,激发后备干部“活力劲”。李馥镇建立健全村(社区)后备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定期开展“党员干部 村民代表”满意度测评、“包村(社区)领导 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履职测评,建立后备干部“成长档案”,形成村(社区)后备干部“一人一档”信息库,动态跟踪其思想动态与能力表现。同时,形成后备干部“推演表”,准确掌握每名后备干部信息数据,对表现不佳、群众满意度较低的后备干部实施动态调整,形成“优胜劣汰、进退有序”管理机制,始终保持后备干部队伍的生机与活力。
科学“用苗”,奏响乡村振兴“奋进曲”。李馥镇坚持“因才定岗、以岗练兵、人岗相适、才尽其用”。根据后备干部的专业特长、工作经历和个人意愿,将他们安排到最适合的岗位上。将创业能人、致富带头人等后备人才安排到产业发展岗位,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把退役军人、优秀党员安排到信访岗位,维护乡村和谐稳定。通过科学用人,让后备干部在各自岗位上发挥最大作用,形成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
报送:欧阳慷玲;审核:王忠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