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县12345热线办立足“中转站”和“监督员”定位,着力优化工单流转处置流程,推动群众诉求在基层一线高效解决。
一是精准接收,快速响应。县级平台接收由市级平台统一派发的工单,确保信息完整准确。第一时间对工单进行初步分类(咨询、求助、投诉、建议等)和预判,明确责任归属的大方向(乡镇街道、职能部门)。
二是科学转派,压实职责。依据事项性质、发生地和管理权限,精准转派至对应的乡镇(街道)或县职能部门承办。严格执行“首派责任制”,明确主办单位。对职责交叉、归属存疑的工单,由县热线办牵头,召集相关单位快速会商,明确主办或协办责任,必要时提报县领导协调,确保“件件有人接,事事有人管”。
三是全程监督,紧盯时效。建立全流程时效管控机制,对系统自动对临近办理时限(如到期前1天)的工单向承办单位发出预警提醒;对市级反馈的重复投诉件、逾期未办结件、涉及多部门的复杂件,县热线办采取电话催办、发函督办等方式跟踪问效;定期统计通报各承办单位未按期办结件、不规范办件等核心指标。
四是严把出口,审核反馈。对承办单位反馈的办结工单进行实质性审核。一是要件审核,检查反馈内容是否完整(处理过程、结果、依据),是否符合政策法规;二是逻辑审核,判断处理结果是否回应了群众核心诉求,是否存在敷衍、避重就轻情况;三是结果运用,将审核情况(尤其是退回重办情况)、督办结果等,作为对乡镇(街道)和县直部门年度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定期向承办单位通报审核发现的共性问题和改进要求。
(审核:谢刚,报送:楚淋云,上传:李春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