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乡紧紧围绕县委“1338”总体发展思路,按照“党委统领、以强带弱、优势互补、抱团发展”工作思路,在全乡10个村(社区)搭建“产业联盟”,统筹推进全乡的村集体经济实现“从散到聚、从少到多、从泛到专、从弱到强”的跨越发展,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联村共富之路。
一、坚持资源联享,实现由“散”到“聚”的转变
针对过去集体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各村单打独斗、可利用资源要素少、同质化竞争严重等困境,由乡党委牵头,结合各村资源禀赋条件实际,按照“产业相近、区域相邻”原则,以2—4个村(社区)为基本单元,分类成立以黄花、大头菜、南瓜、糯玉米、优质水稻为主产的特色产业联盟,聚拢五指、攥紧拳头,大力构建区域资源共享、协同发展新格局,有力推进村与村之间的资源互补,实现了“1+1>2”的聚合效应。
二、坚持技术联用,实现由“泛”到“专”的转变
抢抓重点时期,通过政策激励、搭建平台、强化乡情等方式,成功吸引有志回乡创业、服务家乡发展、带领群众致富的返乡创业人士担任村级产业发展CEO,与村级组织共同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同时,大力挖掘本地乡土人才,组织实地开展交流学习,深入田间地头,推广选种规划、农机采购等管理技术,开展翻耕、育苗、施肥等技术指导,推动技术应用向专业化、精细化迈进,形成“专家带骨干、骨干带农户”的技术推广新格局。
三、坚持渠道联建,实现由“少”到“多”的转变
坚持以“订单式”产业种植为渠道联建的突破口,打造以黄花为核心,大头菜、南瓜为基础,糯玉米、优质水稻、高粱等产业为支撑的“一核两点多线”产业链,采取少量引种、多点试验、循序渐进、逐步推广的方式,引进好种易管、经济效益可观的特色种植,不断摸索助推村集体经济发展和促进群众增收的“新引擎”。
四、坚持产业联兴,实现由“弱”到“强”的转变
牢固树立“一盘棋”理念,按照“任务总领,按需分包”原则,对各村的产业进行统一规划管理,精准定位发展方向,严控种植规模,有效杜绝贪大求洋、盲目壮大等问题发生。同时,按照“大帮小、强扶弱”的工作思路,精选产业基础扎实、示范效应明显的村作为领建中心村,引导其余村集体集中连片发展特色产业,推动各村(社区)产业从“单打独斗”转变为“抱团发展”,绘就了“产业联兴、集体增收、群众共富”的福美画卷。
(上传:汤秋枫;审核:刘远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