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乐镇】织密四级防汛网 筑牢生命防护堤 打好防汛减灾保卫战
来源:丰乐镇
发布日期:2025-08-05
点击数:人次

  当前正值“七上八下”防汛关键期,丰乐镇党委、政府深刻认识旱涝急转严峻形势,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科学研判、周密部署、迅速行动,全力打好防汛减灾“安全战”。

  一、高位推动,压实责任链条

  高密度会商研判镇党委、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深入研判雨情、水情、汛情发展趋势,动态修订完善防汛抗旱应急预案高力度夯实责任主要领导靠前指挥、一线督导,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和领导带班制度,确保指挥体系高效灵敏、政令畅通压实镇村干部防汛责任,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为安全度汛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党政引领,筑牢防汛根基

  组织专题宣传普及。丰乐镇累计举办防汛知识宣讲3场次,重点讲解日常防范、应急避险等关键技能,有效提升公众防汛避险意识和应急处置水平,受众达1000余人次组织实战能力提升镇党委、政府集中组织机关全体干部职工、各村(社区)班子成员观摩学习《2025年达州市防汛救灾应急演练》视频,周密组织丰乐镇防汛救灾应急演练,针对演练暴露的突发情况动态完善应急预案,确保预案实用有效。

  三、创新机制,织密四级防护网

  面对汛期挑战,丰乐镇创新构建“镇-村-组-户”四级联动应急响应机制,织就一张全域覆盖、直达末梢的防汛“安全网”。

  镇级中枢,高效指挥:设立镇级应急指挥中心,由党政主要领导坐镇,整合水务、应急、交通、国土等力量,24小时值守,统一调度全镇抢险救援队伍、物资装备,精准发布预警信息和行动指令。

  村级落实,承上启下由村(社区)两委班子牵头负责成立应急工作小组,严格落实防汛三人一屋工作机制(即明确转移避险指挥官、避险过程监管员、安置管理责任人及建好安置过渡安全屋),组织力量对河道、水库、地质灾害隐患点、低洼易涝区等进行拉网式排查,累计排查并消除隐患点19处,并安排巡查员对我镇1个地质灾害隐患点、4个山洪隐患点常态化巡视,确保风险早发现、早处置。

  组级前哨,快速响应:各村(居)民小组组建由熟悉本地地形地貌的组长、党员骨干、民兵等组成的应急小分队。负责日常巡查、险情速报、初期处置(如疏通沟渠、设置警示标志)及组织受威胁群众的先行转移,发布暴雨预警以来共疏通沟渠12处,设置警示标志8处,转移群众23人次。同时,设置四级预警警报,根据灾害等级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设置不同警报类型,确保村民第一时间知道险情,并作出应对。

  户级互助,邻里守望:按照“居住相邻、便于互助”原则,以每3至5户为单位组建户级互助小组。这一创新模式有效打通了预警信息传递和应急响应的“最后一米”,充分激活基层自治力量,确保在断电等极端情况下,邻里间能第一时间相互提醒、互助转移,为避险自救赢得黄金时间。

  四、实战检验,彰显机制效能

  入汛以来,丰乐镇已成功应对两次强降雨预警考验。四级联动机制高效运转:预警信息通过指挥中心、工作小组、应急小分队、互助小组层层传递,迅速覆盖全域;应急力量闻令而动,下沉一线,开展隐患排查、危险区域人员转移安置等工作;互助小组切实发挥作用,邻里守望相助。

  五、细致善后,筑牢安全闭环

  雨情过后,镇党委、政府坚持“汛期不过、检查不停、整改不止”。立即组织镇村干部,对水库塘坝、地质灾害点、受损道路桥梁、过水房屋等进行“地毯式”灾后险情检查和评估。对发现的新隐患点建立台账,明确责任人,限期整改销号,严防次生灾害发生。同时,及时组织力量开展清淤排涝、环境消杀、受灾群众生活救助和情绪安抚工作,尽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  丰乐镇通过构建并实战检验“四级联动”防汛应急机制,有效提升了基层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下一步,该镇将继续保持高度警惕,立足防大汛、抗大险、救大灾,不断优化机制、充实力量、备足物资,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持续织密防汛安全网,全力守护好一方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坚决打赢防汛减灾这场硬仗。

  编辑:马郑旭,审核:任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