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策解读 > 正文

关于《渠县生猪保供稳价十二条措施》的政策解读

来源:渠县农业农村局       发布日期:2024-07-18     点击数: 人次

政策文链接:渠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渠县生猪保供稳价十二条措施》的通知

图片解读链接:一图读懂《渠县生猪保供稳价十二条措施》

  一、起草背景

  当前,受全国全省生猪生产形势严峻,生猪价格长时间低迷,养殖成本大幅上升,2024年生猪生产面临重大挑战。为此,中央、省、市在原出台的《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商务部、银保监会关于促进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农牧发〔202124号)和农业农村部《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暂行)》《四川省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暂行)》川农〔2021179等政策措施的基础上,又出台了《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2024年修订)》(农牧发〔202411号)、《四川省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2024年修订)》川农发〔202410《达州市贯彻落实<四川省生猪保供稳价九条措施>责任分工方案》(达市农〔202429号)等政策措施,巩固生猪恢复生产成果。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各级决策部署,有效应对猪周期,县畜牧产业发展中心多次组织相关工作人员研究,并结合我县生猪产业实际,拟定了《渠县生猪保供稳价十二条措施》,现报请审定。

  二、主要内容说明

  《渠县生猪保供稳价十二条措施》的核心内容包括:稳定生猪生产能力保障养殖用地需求强化生产资金保障稳定猪肉市场价格加强防疫体系建设构建保供稳价长效机制等六个方面的十二条措施。

  (稳定生猪生产能力方面一是加强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坚持自主选育为主、省内外引进为辅,持续推进育、繁、推一体化,提高我县生猪良种繁育水平。用好生猪良种补贴项目,加大对规模种猪场的支持力度,提升种猪自主选育能力。二是扎实推进规模养殖场建设。大力推广公司+家庭农场养殖模式和公司集团化经营模式;用活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重点支持新(改)扩建生猪规模养殖场升级改造,鼓励增加优质能繁母猪,及时填槽补栏,提升生猪生产效率加强对规模养殖场的不动产权登记工作对规模养猪场降本增效技术培训,提高优良种猪利用率和良种覆盖面,积极做好生猪生产降本增效工作。

  ()保障养殖用地需求方面一是强化调整国土空间规划管控。生猪产业用地应符合国土空间规划管控要求,严禁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坚持节约集约用地原则,利用低效闲置的土地建设规模化标准化养猪场,对满足高于最低生猪出栏量的生猪产业发展及配套设施用地需求,取消养殖场附属设施用地15亩上限规定。二是科学规划生猪产业布局。严格依照《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技术指南》(环办水体〔201699号)文件要求,依法依规科学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对非禁养区达不到环保要求而被停产的规模养殖场,依法设定适当的整改过渡期,允许整改达标后恢复生产。对需要升级改造的生猪规模养殖场,支持在原场地范围内进行重建或改建。

  ()强化生产资金保障方面一是落实生猪扑杀补偿机制,根据《渠县动物强制免疫应激死亡及疑似疫情强制扑杀补偿办法》(渠府办〔202017号)要求,健全完善生猪疫病紧急处置补偿救助机制,严格落实强制扑杀补贴政策,落实经费保障,及时拨付补偿资金。二是提升保险支持服务范围。根据《关于做好2023-2025年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的通知》(渠农〔202353号)要求,将能繁母猪保险保额提高到1500/头,育肥猪保险保额提高到800/头。加大生猪价格指数保险覆盖力度鼓励年出栏生猪达1500头(含)以上,或者能繁母猪存栏头数高于50头(含)以上的规模养殖场(户)积极参与。对属于保险责任范围的赔偿,要提高理赔服务时效,及时足额赔付,最大限度减少生猪养殖户损失,提振养殖信心。三是加强信贷支持力度。各银行机构把各级生猪产能调控基地作为重点,在企业增信、信贷资金投向、投量、期限、利率等方面予以支持,降低民营企业贷款利率,不得随意断贷抽贷,积极主动为生猪养殖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真正解决养殖户融资难、贷款难问题。

  ()稳定猪肉市场价格方面。一是强化市场价格调控。按照《达州市生猪猪肉市场价格调控预案》(达市发改委﹝2021133号)和《渠县生猪猪肉市场价格调控预案》(渠发改﹝2021197号)的相关要求,紧密配合中央、省、市猪肉储备调节工作,积极引导养殖场(户)合理安排生产经营,促进生猪市场平稳运行。二是强化市场监管引导。依法依规适时采取提醒告诫、约谈、查处等方式,严厉打击操纵市场价格行为,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指导养殖场(户)适时出栏,不压栏、不惜售。加强舆情监测研判,坚决打击捏造散布不实消息行为,引导养殖场(户)客观研判形势。

  ()加强防疫体系建设。一是健全疫病防控长效机制。稳定基层畜牧兽医队伍,强化疫情处置应急队伍建设,补齐动物防疫机构体系和人员队伍等短板。加大财政对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投入,保障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物资和经费。二是强化动物防疫主体责任。健全防疫制度、落实防疫措施规范生猪产地检疫管理,落实疫情报告制度,规范疫情处置,严防疫情扩散。

  ()构建保供稳价长效机制县非洲猪瘟防控和恢复生猪生产指挥部各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各乡镇(街道)党、政一把手是各部门、各乡镇(街道)的第一责任人。县级部门和各乡镇(街道)要建立健全非洲猪瘟防控和稳定生猪生产工作领导机构,要加强对非洲猪瘟防控和生猪稳产保供工作的组织领导。各乡镇(街道)党、政一把手要亲自抓、亲自管,要切实履行对本地稳定生猪生产和市场价格的主要责任。指挥部成员单位要密切配合,形成生猪保供稳价攻坚合力,构建生猪保供稳价长效机制,全力抓好稳定生猪生产和价格的各项措施落实,加快推进我县生猪生产高质量发展。

  解读单位:渠县农业农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