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政策解读
政策文件:http://www.quxian.gov.cn/xxgk-show-37638.html
一、出台背景
“十四五”时期(2021-2025年)是渠县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是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时期。制定好“十四五”规划纲要,事关全县长远发展,意义重大。
这次《纲要》编制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县委县政府加强领导,工作有序推进。县成立了“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编制工作,县发改局负责牵头编制《纲要》。通过公开招投标方式确定了四川大学作为规划编制单位。四川大学组建了编制专家组。县发改局会同专家组多次到省发改委、市发改委对接,把握省级层面、市级层面对“十四五”规划纲要的总体部署和战略安排,着眼我县长远发展拟定规划提纲。通过召开县级有关部门和园区、镇街调研会协调会以及网络征求意见等多种方式,广泛征求意见,全面搜集基础材料。在深入学习领会中央、省、市相关文件精神的基础上,结合部门、乡镇(街道)提供的相关素材,于2020年10月形成了《纲要》初稿,随后进行了多次修改,各个步骤按阶段有序进展。二是《纲要》编制坚持把统筹设计和问计于民、问计于企结合起来,把发扬党内民主和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结合起来,把调查研究贯穿始终,广泛听取意见建议,使文件起草过程成为发扬民主、开门问策、集思广益的过程。先后经过28次走访调研,召开10次专题调研座谈会,6次征求各部门、乡镇(街道)的意见和建议,并以专题会议的形式征求了部分“两代表一委员”意见,累计收集意见和建议125条,对各种意见和建议进行了充分吸纳,形成送审稿。
《纲要》编制强调“三个注重”:一是注重与中央、省、市决策部署相衔接,坚持服务全国、全省、全市大局,把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重要精神作为鲜明主题和突出主线,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贯穿规划编制全过程,推动全国、全省、全市确定的目标要求和任务举措在渠县贯彻落地落实。二是注重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统一,既研究把握县域发展中的基础性、根本性、关键性问题,注重全方位、全领域、全链条谋划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思路、方向、目标和任务,又聚焦高质量发展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突出推进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重点环节加快发展。三是注重一以贯之和与时俱进相结合,既注重传承性阶段性规律性,做好“十三五”和“十四五”的衔接,巩固传统特色优势,做优存量,又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开放和全方位创新,加快培育经济社会发展新优势,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做大增量。此外,还注重《纲要》编制与空间规划、专项规划编制有效衔接,确保规划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八次、九次全会、市委四届十次、十一次、十二次全会、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和县第十四次党代会部署,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与安全,加快打造西部县域高质量发展示范地、巴文化传承创新融合发展高地、基层治理现代化先行地,建设现代化创新之城、文明时尚创意之城、生态滨江公园之城,建成西部一流绿色经济强县,奋力开启“强富美高”社会主义现代化渠县新征程。
(二)“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作为根本保证。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全面把握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高适应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的能力和水平,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
坚持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价值追求。坚持以人为本、人民至上,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激发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加强城乡基层治理制度创新和能力建设,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坚持把构建新发展格局作为行动指南。立足新发展阶段,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落实“双统筹”、融入“双循环”、唱好“双城记”,对内优化空间布局,构建“一核两翼三带五轴多点”新发展格局,对外全方位融入成渝供应链、产业链和大循环,提升开放通道、开放市场和开放经济能级,加快建设全域开放新高地。
坚持把深化改革创新作为动力源泉。持续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全面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破除制约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
思想大解放、方法大改进、机制大创新,努力实现创新发展赋能,充分激发发展活力、增强内生动力。
坚持把树立系统观念作为重要方法。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牢固树立全市“一盘棋”思想,用好用活大数据工作法、对标工作法、专班工作法、标准工作法、联动工作法,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
三、主要内容
《纲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全面对标对表中央规划建议、省市规划《纲要》,紧密结合县情实际,明确渠县未来发展的基本思路、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回答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如何实现发展的重大问题。
《纲要》坚持处理好“五大关系”:一是处理好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的关系,既找准渠县定位、发挥渠县优势,又坚持补短强弱、促进转型升级;二是处理好改革和发展的关系,突出用改革开放创新破解发展难题、激发内生动力活力;三是处理好发展和民生的关系,以发展之举增进民生福祉,统筹高质量发展与高品质生活,努力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四是处理好发展和安全的关系,统筹高质量发展与高效能治理,有效应对各类风险挑战;五是处理好战略引领性和实践指导性的关系,既有大的目标方向,又有切实可行的具体举措。
《纲要》除序言外,共11篇35章,分为三大板块。
第一板块是总论,包括第一篇中的两章。第一章总结了“十三五”时期的现实基础,研判了深刻复杂变化的发展环境,提出了经济和社会发展迈向新阶段。第二章总体要求与发展目标,明确了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空间布局,并围绕加快打造西部县域高质量发展示范地、巴文化传承创新融合发展高地、基层治理现代化先行地,建设现代化创新之城、文明时尚创意之城、生态滨江公园之城,建成西部一流绿色经济强县,奋力开启“强富美高”社会主义现代化渠县新征程的战略定位,提出了面向2025年、2035年的发展目标。
第二板块是重点任务,由第二至第十篇组成,分领域阐述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任务。第二篇打造滨江公园城市,创建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包括做强县城发展能级、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第三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发展支撑保障能力。包括推动交通物流全面升级、系统布局新型基础设施、提高能源供应保障能力、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第四篇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打造川渝县域经济强县。包括擦亮农业大县金字招牌、打造现代工业集聚区、争创全省服务业强县。第五篇推动文化繁荣兴盛,建成巴賨文化旅游目的地。包括促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加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第六篇加强区域开放合作,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包括融入区域发展大格局、助力畅通国内大循环、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第七篇深化改革创新发展,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包括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实施人才强县战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第八篇强化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包括巩固污染防治攻坚成果、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第九篇增进人民群众福祉,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包括抓好就业创业工作、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织密社会保障体系、深化健康渠县建设、加强重点人员管控。第十篇推进社会治理创新,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包括深化依法治县实践、推进基层治理创新、提升应急管理能力、加强平安渠县建设。
第三板块是保障措施,包括第十一篇中的三章。提出凝聚发展强大合力,推动规划纲要落地见效。主要阐述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统筹民主政治建设、健全规划实施机制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