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渠县属于四川丘陵农业大县,土地总面积201838.49公顷:其中耕地面积99445.28 公顷,占全县总面积的49.27%;园地面积 5527.47 公顷,占全县总面积的 2.74%;林地面积60898.98 公顷,占全县总面积的30.17%;湿地面积 584.73 公顷,占全县总面积的0.29%,草地面积 1398.4公顷,占全县总面积的0.69%。
【矿产资源】渠县探明矿产资源22种。其中,岩盐分布750平方千米,储量1050亿吨,为四川最大的岩盐矿体;钾矿(杂卤石)分布0.33平方千米,储量925.70万吨:石膏储量 116 亿吨;石灰石储量12亿吨;探明的锶盐矿(天青石),可供工业开采。石灰岩、石膏、岩盐是渠县优势矿种,其中石灰岩预估资源储量20亿吨,主要分布于华蓥山西斜三汇-卷硐镇一望溪一带;岩盐探明储量4.68亿吨:三汇偏崖子、望溪龙门峡石膏矿床探明储量分别达5715万吨、5494万吨。全县大中、小型矿床43处,占矿产地总数的 69.3%。其中大型矿床2处,占3.2%,即偏崖子背斜北段石膏矿和龙门峡南矿段石膏矿;中型矿床4处,占6.4%,分别是龙门峡煤矿、龙门峡北矿段石膏矿、渡河岩盐、农乐付家坡石灰岩;小型矿床37处,占59.7%,主要为煤、钾盐、锶矿、石灰岩、建筑用砂砾石、砖瓦用页岩等矿种的矿床。
矿产资源分布广泛。煤矿主要赋存于华蓥山背斜西翼,煤资源储量较丰富,主要分布于龙门峡、琅琊、汇南、梨 树寺、曾家沟、临江、龙峡、龙潭、大峡、卷硐、下毛坝等 11 个井田中,特别是龙门峡井田达中型规模;石灰岩多赋存于华蓥山背斜核部三乔系下统嘉陵江组(T1i)岩层中,碳酸钙(CaC0,)含量达 96%以上,属全国三大富钙矿区之一;砖瓦用页岩、膨润土则广布于渠江以西侏罗系中统上沙溪庙组(J2s)岩层中:含钾岩石沿三叠系雷口坡组(T11)和嘉陵江组(Ti)接触带展布:石膏矿则赋存于华蓥山背斜轴部三叠系嘉陵江组(T1i)岩层中石膏矿体呈豆荚状,具膨缩、尖灭、再现特征表现为从三汇镇至望溪镇长达 45千米的区域内时隐时现,以农乐烂泥湾和望溪龙门峡储量最大;岩盐赋存于嘉陵江组顶部至雷口坡组底部呈不等厚之层状或似层状夹于厚大的硬石膏层之中,单层厚0.32-17.2米。
【水资源】渠江纵贯全境,系嘉陵江支流,全长720千米,县内流长99.8千米。流域面积3.92万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 663立方米/秒。县域内有大小河流306条,河流总长839.90千米,河网密度每平方千米0.41千米,属渠江水系;水资源量8.57亿立方米,县域外人境水资源量 210.73 亿立方米;中干年可供水 1.84亿立方米,总需水量1.87亿立方米;干早年可供水量1.51亿立方米,需水量2.10亿立方米。
【生物资源】渠县境内有用材林木26科60余种,主要有柏、马尾松、杉、青杠、桉、杨、槐、苦棟、香椿、千丈、桤、泡桐、梧桐以及慈竹、斑竹、白甲竹等;经济林木13科36种,主要有油桐、茶树、桑树、杜 仲、棕榈、女贞、花椒等以及果树类的柑、橙、柚、桃、李、杏、柿、樱桃、枇杷、核桃、苹果、石榴、柠檬等:风景及观赏林木14科20 余种,常见药材、花卉、中药材 200 余种。截至2023年年底,全县森林覆盖率29.90%。县域内渠江及其支流有鱼类 17 科 90种,常见鸟类有 27 科 68 种,常见兽类有 12 科30种。近年来,一些省级重点保护动物在县内出现,被国家列为一、二级重点保护动物的金雕、金猫、长耳鹞、白尾鹞、红角鹞、娃娃鱼也时有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