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走进渠县 > 渠县简介
走进渠县

渠县简介

  惠文王更元十一年(公元前314年)推行郡县制,置宕渠县,明洪武九年(1376)定名渠县。渠县位于四川东部、达州西南部,与广安、南充、巴中山水相连,幅员面积2018平方公里,总人口129万,“两项改革”后,全县乡镇(街道)由60个减少到37个,村(社区)由568个减少到415个。是全国革命老区县、科普示范县、绿化模范县、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全省农产品主产区县、百万人口大县。

  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渠县是“賨人故里、賨国古都”,境内城坝遗址获“田野考古一等奖”,入选2018年“六大考古新发现”。涌现出了大成皇帝李雄、宋代经学大师黎錞,当代著名诗人杨牧、政史理论家李学明、著名学者周啸天、乡土作家贺享雍等历史文化名人。民间艺术“巴渝舞”“竹枝歌”“耍锣鼓”“花园歌”等民间艺术独具魅力,三汇彩亭会、刘氏竹编工艺、呷酒酿造技艺等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享有“中国汉阙之乡、中国黄花之乡、中国竹编艺术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诗歌之乡、中华诗词之乡、中国文学之乡”7张全国名片,入选全国县域“诗和远方”深度融合代表。

  物产丰饶,产业集聚。矿产资源居川东之首,现已探明矿产资源23种。岩盐地质储量达1050亿吨,石灰石储量12亿吨,属全国三大富矿之一,石膏储量1.16亿吨,煤资源储量9252万吨,天然气、钾盐、锶矿、磷铁矿、石英砂、膨润土等储量也极为丰富,水资源储量8.57亿立方米,水能资源储量19.16万千瓦。发展轻纺服饰首位产业,壮大智能装备制造、农产品精深加工重点产业,塑造“一首两重”主导产业格局,构建现代千亿级产业体系,全县“5类500强”企业增至14家。加快经开区扩区调位,规划建设50平方公里省级百强经开区,成功创建国家外贸转型示范基地。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建成特色产业基地100万亩,培育现代农业园区24个。

  区位独特,交通便捷。地处成渝西和武汉四个新一线城市重要节点,接受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双重辐射,是川东北重要交通枢纽节点和铁公水物流集散地,境内有南大梁、营达两条高速,襄渝、达成两条铁路,3条铁路货运专线连接“蓉欧”“渝新欧”班列,铁投智慧物流港年内建成,大宗商品可直达欧洲。成达万高铁、镇广高速正在建设,渠江风洞子航运枢纽、西渝高铁开工在即,通用机场纳入四川“十四五”规划,达州机场、南充机场近在咫尺、为我所用,“三高速、三机场、两高铁、两普铁、一航运”的立体交通网络加快形成,加速向次级现代综合交通枢纽跨越。

  环境优美,宜居宜业。地处神秘的北纬30最美风景线,生态环境独具优势,“四山守望、两江润城”,“山水城、人产城”和谐共生,县城规模达到“双36”,建成城市公园8个,城市人均公园面积超10平方米,森林覆盖率达29.6%,境内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3个、省级旅游度假区2个,创建为省级生态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县。今后,将立足“建设生态滨江公园之城”定位,高品质打造滨江城镇群,到2025年城市规模达到“双50”,成为闻者向往、来者留恋、居者自豪的“忘忧之城”。

  前景广阔,未来可期。近年来,渠县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获评全省“农村改革工作先进县”“促进服务业发展先进单位”,成功创建“全省乡村振兴成效显著县”,连续三年获评“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连续五年获评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县”,六度荣膺中国“西部百强县”,进位至第44位。

  2022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012284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03656万元,增长4.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9.5%,拉动GDP增长1.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1189906万元,增长5.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3.5%,拉动GDP增长1.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1918722万元,增长2.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7.0%,拉动GDP增长1.0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2.4:28.6:49.0调整为22.5:29.7:47.8。

  下一步,渠县将突出新型工业化主导,大力建设制造业强县,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擦亮农业大县“金字招牌”,提振信心促进消费,创新发展现代服务业,狠抓项目一号工程,厚植县域经济新动能,攻坚重点领域改革,释放跨越赶超新活力,推动城乡深度融合,构建新型城镇化格局,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夯实共同富裕根基,坚持绿色低碳发展,绘就绿水青山新画卷,大力繁荣文化事业,推进文旅融合发展,着力防范风险隐患,筑牢安全发展屏障,聚焦高效执行落实,建设人民满意政府,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提振信心、敢拼敢闯、不胜不休,加快“一地一都一强县”建设,为奋力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渠县建设崭新篇章而团结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