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县202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及2025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来源:渠县财政局
发布日期:2025-03-05
浏览次数:人次

2025225

  在渠县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次会议上

  渠县财政局局长   

各位代表:

  受县政府委托,现将渠县202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及2025年财政预算草案提请各位人大代表审查,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24年,委的坚强领导下,在人大和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县财政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严格执行县十九届人大次会议批准的预算,认真落实人大预算委员会的审查意见,加力提效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为渠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财力支撑。全预算执行情况良好。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执行情况

  2024年县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完成251510万元,同比增长8.05%。其中:税收收入完成75033万元,同比增长2.25%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29.83%;非税收入完成176477万元,同比增长10.72%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0.17%

  2024年县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5151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568689万元债券转贷收入10389万元调入资金1396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10767万元上年结余21728万元,总收入为864479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782634万元,上解支出40063万元,全年总支出822697万元,结转结余[4]41782万元,收支平衡。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5]收支执行情况

  县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282167万元,加上级补助收入13974万元、上年结余24970万元、债券转贷收入128600万元,当年总收入为449711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356827万元(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安排的支出229725万元),债券还本支出53586万元,总支出410413万元。结转结余39298万元,收支平衡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6]收支执行情况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完成74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90万元上年结余656万元,总收入1486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70万元调出到一般公共预算1396万元,总支出1466万元。结转结余20万元,收支平衡。

  (四)有关情况说明

  1.重点支出执行情况说明。2024年农林水支出157549万元,同比增长2%教育支出141782万元,同比增长1.12%。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14625万元,同比增长43.28%。交通运输支出93279万元,同比增长87.54%(其中包含风洞子航运枢纽工程20000万元)

  2.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情况说明。2024年年初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余额10767万元,当年动用10767万元。

  3.预备费安排使用情况。年初安排预备费10000万元,当年动用预备费10000万元,主要用于教育、农业、脱贫攻坚衔接乡村振兴等民生支出

  4.债务情况。2024年末我县地方政府债务[7]余额1616950万元,其中:一般债务余额577248万元,专项债务余额1039702万元,较2023年年末增加135489万元。2024年末,我县政府债务限额为1730571万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为577248万元,专项债务限额为1153323万元。债务余额在债务限额范围内,债务风险总体可控。

  以上2024年预算执行情况,请予审查。

  二、2024年财政工作

  2024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我们始终坚持把政治要求和政治标准贯穿于财政工作的全过程,准确把握财政工作方向,努力提升公共财政保障水平,为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财力保障。

  (一)预算管理提质增效准确握财政部门的政治机关定位,站在全局谋划财政工作,确保中央、省、市、县各项决策部署有力落地落实。虚心诚恳接受人大对财政工作的监督,积极主动接受人大工作评议高效抓好问题整改。定期报告财政预(决)算、国有资产管理、政府债务等情况,支持人大预算联网监督工作。充分听取吸纳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建议意见,全年办理人大代表建议30件、政协委员提案34件,办结(复)率达100%,满意度达100%

  (二)财政收入持续壮大。依法依规组织收入,推动财政收入稳增长2024县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5.15亿元,同比增长8.05%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28.22亿元紧盯中、省投资方向,深挖政策机遇,科学谋划、创新思路,牵头做好向上争取工作。向上争取资金完成71.57亿元,完成率107.23%。加强预算管理,收回结余资金1.92亿元进行统筹安排,有力弥补财政收支缺口建立健全国有企业市场化融资借、用、管、还统筹机制,奋力答好服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融资破题之卷

  (三)民生福祉全面保障。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0%以上。投入12.87亿元用于推进全省30件民生实事,大力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投入14.18亿元,支持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职业教育多元办学。投入1.46亿元,支持天府旅游名县创建,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水平。投入14.17亿元,不断健全覆盖全民、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投入5.03亿元,大力支持公共卫生、基层医疗机构等事业发展,不断提升城乡居民公共卫生均等化水平。

  (政策落实加力显效。投入20.7亿元,大力支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及乡村振兴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坚决守牢粮食安全底线践行两山理念,投入3.32亿元,加大污水及垃圾处理等环保投入力度,不断提升人居环境满意度。投入5.67亿元,建设幸福美丽乡村路,提升国省干道通行能力,加快风洞子航电项目建设进程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1亿元,增强企业发展内生动力。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落地见效。实施房地产企业资产并购贷,累计撬动金融资金3.46亿元,坚定落实“保交楼、稳民生”政治责任。积极推动银企见面,引导资金支持实体企业,及时解决融资需求,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

  (财政改革蹄疾步稳全面落实预算绩效管理,对新出台重大政策、重点项目开展事前绩效评估[8]强化结果运用。全县部门预决算和三公经费预算公开力度提高财政管理公开化、透明化水平加强政府采购监管,努力打造高效、透明、规范的政府采购环境。优化财政评审[9]流程进一步规范评审业务操作规程,实现投资评审信息和数据共享。持续深化国资国企、财税、投融资领域改革,提升县域资本运作能力。纵深推进预算一体化改革,大幅提升财政工作效率。

  ()风险防范精准有序坚持“三保”支出预算安排和库款拨付优先,守牢库款保障底线。严格债务限额管理和预算管理,确保政府债务还本付息资金按时足额兑付开展财经领域重点问题专项整治,查处会计信息质量、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等问题157起,扎实推进问题整改,维护财经纪律权威。健全金融风险防范处置机制,着力推进防非处非工作,做好涉非案件集资人稳控,非法集资新增案件保持零新增

  2024财政总体运行平稳,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是委站高谋远、把关定向的结果,是人大监督指导、政协关心支持的结果,是各级各部门和全人民凝心聚力、共克时艰的结果。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财政运行和预算执行中仍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财政收入质量不高,财政自给率较低;财政收支矛盾突出,三保保信用支出压力较大;促发展、惠民生财力不足,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愿望仍有差距。面对这些问题,我们高度重视,虚心听取各位代表、委员的意见建议,采取有效措施,积极作为,全力提升财政保障能力和管理水平。

  三、2025年财政预算草案

  2025预算编制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二届次全会市委五届次全会和县委十四届次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按照实事求是、统筹整合、注重绩效、突出重点、公开透明的原则科学安排预算,大力保障重点领域,坚决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加强预算绩效管理,规范使用财政资金切实防范财政风险

  (一)一般公共预算。县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256540万元,增长2%,其中税收收入75783万元。加上年结转收入41782万元、上级补助收入552076万元、调入资金220万元,2025年可财力合计850618万元。其中拟安排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04744万元,增长2.8%;拟安排上解支出40063万元;拟安排偿还地方政府一般债务支出5811万元。

  重点支出预算安排情况教育支出142000万元,增长0.15%科学技术支出1100万元,增长10%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42500万元,增长0.54%卫生健康支出56000万元,增长11.27%农林水支出158500万元,增长0.6%交通运输支出95000万元,增长1.85%资源勘探信息支出19000万元增长2.03%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县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预计240000万元,加上年结转39298元,上级补助收入13699万元,2025财力合计292997万元。其中,拟安排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288843万元;拟安排偿还地方政府专项债务支出4154万元。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预计730万元,加上年结转2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90万元,可财力合计840万元。其中拟安排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620万元,拟调入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20万元

  (四)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2025拟安排“三公”经费1119万元,较去年压减3.28%。其中: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及购置费978万元,公务接待费141万元,公务出国(境)费0万元。

  (五)三保支出预算。2025三保支出安排346890万元,其中:保基本民生147447万元保工资189461万元,保运转9982万元。

  以上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查。

  四、2025年财政工作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蓄势之年。全县财政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县决策部署,认真落实本次会议关于预算报告的审查意见和决议决定,全面落实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在支出上持续加力,在政策上强化落实,在运行中严防风险,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渠县新篇章提供坚实财政支撑。

  (一)坚持政治统领以财辅政。牢牢把握财政工作政治属性和财政部门政治定位,自觉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财政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中央、省、市、县决策部署转化为财政工作的具体行动,不折不扣把党的领导贯彻到财政工作全过程各方面。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全面贯彻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主动接受人大监督。贯彻落实人大有关预算决议和审查意见,持续加强和改进财政预算管理。积极配合人大深化穿透式预算审查监督,支持人大预算联网监督工作。广泛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意见建议,做到依法行政、依法理财。

  (二)聚焦重点强化财政保障全面落实各项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推动工业企业“智改数转”,育强新质生产力。大力支持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设立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3+N千亿级现代产业集群建设,保障重大项目落地。落实税收优惠与技改补贴,助力专精特新企业扩能升级。加快债券资金使用进度,推动高铁、风洞子航电等项目建设。支持城镇危旧房改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新一轮农村公路提标行动等。

  (三)坚决兜牢基本民生底线。围绕“为政重在理财、理财重在为民”的中心思想,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在经济发展和财力可持续基础之上,重点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建设。坚决做到人员、社保等资金按月按时足额发放,教育、民政等基本民生项目统筹财力保障到位。落实积极就业政策,扎实做好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全年安排民生支出占总支出70%以上

  (四)纵深推进财政体制改革。认真落实新一轮财税、金融体制改革部署,推进预算管理、财金政策协同等重点领域改革。健全集中财力办大事机制,按照三减少、三增加[10]原则,推进财政支持发展方式改革。深化预算绩效管理,强化目标引领和结果应用。优化预算一体化系统,加快推进资产、债务等业务整合。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继续优化3+N管理体系,推进国有企业可持续发展,更好发挥国有企业顶梁柱压舱石作用,保障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五)切实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强化“三保”统筹管理,兜牢“三保”支出底线。加强库款管理,做好重点支出资金保障健全政府隐性债务常态化监测机制,做好政府债务还本付息工作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加强指导国企债务风险化解,积极与金融机构对接,开展债务置换重组、融资接续等工作。坚持管资金、管项目、管政策就必须管绩效和监督,坚决维护良好财经秩序。常态化开展金融风险隐患排查,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筑牢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防火墙

  做好2025年财政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将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和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定信心、奋发有为、扎实工作,坚决完成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为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渠县新篇章贡献更多更大财政力量

  名词解释

  [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即地方公共财政收入,是指实施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后,各级财政部门依法组织纳入本地区(或本级)预算管理的各项收入,包括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其中:税收收入主要包括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等;非税收入主要包括纳入预算管理的专项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罚没收入、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等。

  [2]预算稳定调节基金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是指各级财政通过超收或清理整合结余资金安排的具有储备性质的基金,用于弥补短收年份预算执行的收支缺口,以及视预算平衡情况,在安排年初预算时调入并安排使用。

  [3]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即公共财政支出,是指通过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统筹安排的支出。

  [4]结转结余资金:结转结余资金,指当年支出预算已执行但尚未完成,或因故未执行,下年需按原用途继续使用的财政资金,主要为上级专项资金以及政府采购项目资金

  [5]政府性基金预算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决定》(国发〔199629号)的有关规定,从1996年起将经国家批准征收的部分政府性基金(收费)和地方财政按国家规定收取的各项税费附加纳入财政预算管理。按照财政部的规定,政府性基金全额纳入预算管理,实行收支两条线,收入全额上缴国库,先收后支,专款专用;在预算上单独编列,自求平衡,结余结转下年继续使用。单独编列的政府性基金收支预算就称为基金预算,收入称为基金预算收入,支出称为基金预算支出。

  [6]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是指国家以所有者身份从国家出资企业依法取得国有资本收益,并对所得收入进行分配而发生的各项收支预算。按照《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四川省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办法的通知》(川府发〔201333号)的规定,编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应当遵循统筹兼顾,突出重点;以收定支,不列赤字;与政府公共预算等相互衔接的原则。县级以上政府是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编制主体;县级以上政府财政部门是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主管部门;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的部门或机构是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预算单位。财政部门编制的年度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草案经本级政府同意后,提交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查批准。

  [7]政府债务政府债务指各级政府为公益性事业发展举借,需地方政府承担偿还责任的债务。具体包括:经国务院批准纳入政府债务管理的存量债务;通过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形成的债务;符合国家规定的在建项目后续融资形成,需地方政府承担偿还责任的债务。政府债务分为一般债务和专项债务。一般债务是指项目没有收益、计划偿债来源主要依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政府债务。专项债务是指项目有一定收益、计划偿债来源依靠项目收益对应的政府性基金或专项收入、能够实现风险内部化的政府债务。债务风险等级认定:根据地方政府法定债务的债务率水平由低到高设置四个等级,绿色债务率小于120%、黄色债务率大于或等于120%小于200%、橙色债务率大于或等于200%小于300%、红色债务率大于或等于300%

  [8]财政绩效评估财政绩效评估是指财政部门和预算部门(单位)根据设定的绩效目标,运用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对财政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9]财政评审财政评审是财政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财政部门通过对财政性资金投资项目预(概)算和竣工决(结)算进行评价与审查,对财政性资金投资项目资金使用情况,以及其他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专项核查及追踪问效,是财政资金规范、安全、有效运行的基本保证。

  [10]“三减少、三增加”:指减少分散安排、增加整体激励,减少事前补助、增加事后奖补,减少直接补助、增加间接引导。

2025年部门预算口径.doc

2025年部门预算汇总表.xlsx

2024预算执行情况及2025年财政预算附表.pdf